• 29阅读
  • 0回复

关于话剧的改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17
第6版()
专栏:漫谈话剧

关于话剧的改编
北京 张善明 董学诚
改编,是话剧剧本的重要来源之一,问题是根据什么东西和怎样来改。
几年来,除了把优秀的小说,如《红旗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和《战斗的青春》等搬上舞台而外,也有许多人尝试着把戏曲剧目改编成话剧。比如:老舍同志根据川剧改编成的《荷珠配》,丘扬同志根据福建戏改编成的《三家福》。此外,前年海军政治部文工团还把电影文学剧本《甲午风云》改编成历史话剧《甲午海战》。
总之,我们改编的门路是越来越广泛了,这是极可喜的现象。一部优秀小说,一个优秀的戏曲剧目或者其他什么作品,改变艺术形式,经过丰富的加工和再创造,搬上话剧舞台,这也正是话剧观众所向往的。
但是,改编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有些改编的东西,往往还不能把原著里的东西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我想,为了繁荣话剧创作,除了扩大来源,从更多艺术形式的作品来尝试改编而外,最重要的就是这个问题了。
改编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它既不该受原著局限,不敢有所更动,也不能离开原著,另起炉灶,这就要求改编者在改编时要反复地来研究原作,领会和再体现原作精神。同时,与原作者的密切合作,共同探讨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改编出来的话剧剧目更符合观众的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