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锋利的刀子”包起来了吗?——美国的“新的核政策”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19
第4版()
专栏:

“锋利的刀子”包起来了吗?
——美国的“新的核政策”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斗争
席林生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最近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大大宣传了一番所谓西方的“团结”。他赞扬不久前在雅典举行的北大西洋集团理事会会议“取得了相当好的团结一致”,并且引用一家美国报纸的话,证明雅典会议显示了“美国为何要领导西方的理由以及它领导西方的能力”。
在雅典举行的这次例会,主要议题是建立北大西洋集团核军备问题。人们知道,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是西方国家争夺军事霸权和大国地位的斗争焦点。为了取得和控制核武器,西方国家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已使北大西洋集团陷于“不可救药的危机”。现在这些重重的冲突,竟会如此轻易地化为“团结一致”吗?
据说促成这一“团结”的因素,是因为美国在雅典会议上提出了一项对北大西洋集团的“新的核政策”。关于这项“新政策”,美国报纸曾在雅典会议前后,竭力做过一番宣传。简单说来“新政策”的内容就是:一、美国把五艘装备有“北极星式”导弹的核潜艇交给北大西洋集团“管理”;二、美国将向其他成员国提供关于美国在西欧的核武器分布情况和数量的情况;三、在美国撤出在西欧的核武器时,将保证同北大西洋盟国协商;四、美国将同其他北大西洋集团国家共同商订所谓美国在西欧的“战术核武器使用手续的指导原则”。美国报刊把这说成是华盛顿给欧洲“盟国”的“可贵的保证”。
要说这个“新政策”有什么新鲜之处,那就是:过去美国在西欧国家领土上设置核武器是对当地国家秘而不宣的,现在愿意“提供情报”了;过去巡弋于英国荷利湖的美国核潜艇是专为“保卫”美国在欧洲的基地的,现在也可以“保卫”北大西洋集团了。从肯尼迪政府过去一贯独揽核武器控制大权的情况来看,美国这次似乎多少向它的“盟国”作了一些“让步”。但是如果仔细看一看“新政策”的实际含义,那就会发现,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核武器问题上的斗争,并没有缓和。
所谓提供美国核武器情报,美国官方早就指出,“谈不上对任何人提供核武器的知识”,也“不影响美国对核武器的控制”。“盟国”所得到的仅仅是一张作为立此存照的美国核武器的分布图,也就是美国向“盟国”补办一个备案手续而已。而把五艘核潜艇拨交北大西洋集团,“意义不像听起来那末大”(英国《泰晤士报》),此举更多是象征性的,而不是实在的,因为它们仍然置于美国的指挥之下,导弹也只有“根据美国总统的意志才能发射”(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说来说去,核武器的控制权还是操在美国政府手中,“盟国”毋容过问。
至于动听的“协商”啦、“指导原则”啦,那真是水中月、井中天。谁也不知道美国究竟哪一天会忽然收起盗心把核武器撤出西欧。所谓就“撤退”美国核威慑力量进行“协商”也就剩了一句空话。被吹嘘为“华盛顿的可贵保证”的“指导原则”,那也仅仅是一项纸上的原则,按美联社的说法,“只不过是由(北大西洋)联盟来表示同意一项已经由美国制订好的制度罢了”。
这就是美国的“新的核政策”的实质。美国玩弄这套把戏的目的是什么呢?据美联社说:华盛顿是要“利用核军备作为诱导欧洲走向政治和经济联盟以支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总的西方防御的办法。”它的具体目的是:一、“鼓励西德和法国让英国参加共同市场”;二、“满足西德想获得核军备的愿望,并阻止法国谋求建立单独的国家核打击力量的努力。”很清楚,所谓“总的西方防御办法”就是目前美国对西欧“盟国”的一个巨大的野心:竭力迫使英国在不利于它的条件下加入“共同市场”,从而使“共同市场”成为北大西洋集团的补充物,以便在经济上扩大美国市场,在政治和军事上加强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控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国这次用某些虚有其名的让步,满足西德分享核武器情报的愿望,换取西德同意英国加入“共同市场”和对美国侵略政策的支持;同时又以此扩大西德同法国在核武器上的矛盾,分化波恩—巴黎轴心,孤立法国,阻挠戴高乐建立独立核力量的计划。
但是这一切还不是美国全部的目的,美国还有一个打算是:以核武器的“新政策”作为迫使西欧“盟国”加紧扩充常规军队的钓饵,“把欧洲的注意力从国家的核威慑力量转移到建立常规力量。”因此就在美国提出上述方案的同时,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就要求西德把军队从现有的十二个师增加到十六个师。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也在雅典会议上催“盟国”扩军,补足北大西洋集团原定的三十个师的目标。显然,美国是企图以虚情假意的“让步”诱使西欧“盟国”交出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北大西洋集团核力量问题上,美国既没有放弃它对核武器的垄断权,也没有改变迫使“盟国”充当它的马前卒的政策。
美国玩弄这套把戏的结果怎么样呢?
美国的“新的核政策”没有把核武器的控制权交给西德和法国,英国对此是满意的。英国不希望打破核武器掌握在美英手中的现状。在这次会议上,美国答应在四个月内出钱帮助英国试制英式垂直起飞的战斗机问题作出决定,这多少又给了英国做一笔生意的希望。但是美国想以此逼迫英国交出核武器的企图,却遭到英国的坚决拒绝。英国公开表示它“不打算放弃它的独立的核力量,也不想打算同六个欧洲共同市场国家分享它的核潜力”。至于扩充常规军队问题,英国国防大臣沃金森说得更干脆:西德和法国“必须真正地注意加强他们的部队”,而英国只能是“助一臂之力”。
法国戴高乐政府对于美国的任何“北大西洋核武器一体化”计划总是消极怠工,这次法国外长德姆维尔更在会上公然指责美国方案没有“任何新东西”,是“耍花样”。最近法国曾经向美国试探购买美国若干核武器,结果却碰了壁。肯尼迪政府甚至把“非秘密”的核军备也不给法国。这就使戴高乐更为恼火,坚持在核武器上“自己干”的方针。就在肯尼迪大谈雅典会议上西方“团结一致”的时候,法国政府却第五次爆炸了自己的原子弹。戴高乐并且在15日的讲话中又一次叫喊法国“将继续发展它的核威慑力量”,“建立现代民族部队”,同肯尼迪大唱对台戏。目前法国政府正利用阿尔及利亚的停战,把力量投入核备战上,急起直追,同美英争霸。
从波恩方面来说,美国加强北大西洋集团的核武装,同它分享有关美国核武器部署的情报,对于正在加紧原子武装的西德多少是有利的。西德可以利用它作为踏上军事强国的阶梯。但是无论如何美国的方案没有满足西德拥有核武器的野心,这是西德军国主义者深为不满的。西德国防部长施特劳斯在会后谈话中公开把美国方案称作“最低限度的原子伙伴计划”。西德《法兰克福汇报》也说,这只“是个开端”。为了达到进一步的目的,阿登纳甚至暗示西德可能以反对英国正式参加“共同市场”作为要挟。
肯尼迪的所谓雅典会议“取得了相当好的团结一致”和美国“领导西方的能力”,就是如此。正像英国《泰晤士报》所说,雅典会议“所做的事最后地揭穿了所谓‘一致’这雅致的虚构。”看来美国宣传了半天的“新的核政策”,并没有稳定它对西欧国家的“领导”地位。充其量,也只是像法新社说的:“用绷带把北大西洋集团部长们没有被划伤的几把锋利刀子给包了起来”。事实上,“刀子”并没有包起,而是在新的情况下美国同它的西欧“盟国”之间展开了新的格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