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小黄花鱼群和对虾群涌入黄海渔区和渤海湾 辽宁渔民迎风破浪捕鱼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20
第1版()
专栏:

小黄花鱼群和对虾群涌入黄海渔区和渤海湾
辽宁渔民迎风破浪捕鱼虾
据新华社沈阳19日电 新华社记者甄为民、王珂报道:小黄花鱼群、对虾群,已从山东半岛尖端的成山头,分成两路向北涌入辽宁省黄海各渔区和渤海湾内。现在,辽宁沿海各地的广大渔民,正迎着风浪追捕小黄花鱼和虾群。海面上,白天是数不尽的帆樯,夜晚是数不尽的灯火。任凭风浪多大,沿海数十个港湾里,停留的船舶却很少,渔民们驶船进港交售了鱼虾,立即起锚出航,继续捕捞。这种“缩短收港时间,提高投网率”的办法,是渔民们和逆风恶浪作斗争的良好对策。
今年入春以来,辽宁沿海的天气很不正常。北风多、水温低,鱼群分散,洄游缓慢,给海上捕捞生产带来一定困难。记者从鸭绿江口的安东市六道沟乘船到黄海、渤海交界的旅顺口,再从这里转到渤海湾,一路上遇到的渔业干部和渔民,都表示尽管风寒浪大,鱼不成群,一网的产量不及过去高,但是战胜风浪,多捕鱼虾的信心还是很高。沿海各市、县的领导机关,根据今年的自然条件,加强了渔情调查和渔情预报,指导渔民战胜风险,多捕鱼、虾。辽宁省渔业最发达的旅大市的渔汛调查船,早在鱼群到来之前,就展开了远海渔情调查活动,然后向渔业社、队提供渔汛情报资料。庄河、长海、新金、复县、金县等县,也分别抽出一艘机动船作为渔业生产的指导船,在县人民委员会或中共县委负责同志的带领下,日夜在海上巡回帮助渔民寻找中心渔场,传递渔情和风浪预报,掩护和拖带渔船同风浪作斗争,保证渔民安全生产。许多指导船上,准备了一些生活资料,随时供应渔民需要;指导船上还专设医务人员,随时给海上渔民治疗疾病。有些社、队干部也随船活动,发现低产船后,立即上船帮助工作。到了夜晚,指导船又拖带一些被风浪推往下风的渔船,返回中心渔场。这些指导船多方面为渔船服务的做法,受到广大渔民的欢迎。
沿海渔民还以多种网具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多捕鱼虾。旅大市长海县今年第一季度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是和多样化生产分不开的。他们的生产形式很多。如将打黄花鱼的挂网和大型裤裆网结合使用,既不耽误打黄花鱼,又可以捕捞资源很厚的小白鱼,裤裆网上加倒帘,可捕鱼,又可捕对虾,母子船,大小网也结合起来使用。一对大木帆船出海,一般都载有二至四只小舢舨,风大使大船拉大网,风小则同时使小船拉小网,以提高工作效率。流动网具和定置网具相结合,先下定置网具,再操作流动网具,到一定时候,起定置网具。有时是白天拉拖网,晚上下快钩。有些渔民还利用渔船避风收港的空隙时间,钓竹节蛏[chēng],捕牡蛎。
许多渔业社、队正确贯彻发展渔业生产的政策,提高了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强了渔民关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责任感。许多社、队都将好鱼、鲜虾尽先卖给国家。庄河县今年春汛生产对虾八万二千多斤,全部卖给了国家水产供销公司。在长海县水产供销公司獐子岛公社水产供销店门前,我们看到渔民卖给国家的水产品中,大多是个大肉肥的小黄鱼、比目鱼等经济鱼类和海参、鲍鱼等海珍品。
(附图片)
河北安新县端村公社大淀头生产队的捕鱼船满载而归
克章 国汉摄(河北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