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运动场上的随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25
第6版()
专栏:

运动场上的随想
蒋先凡
“孤注一掷”的铅球运动
有一次,看见两个小伙子在赛铅球。一个是身高体壮,浑身肌肉滚成疙瘩的大个子。只见他憋红了脸,使足了劲,紧抓铅球,咬牙一掷,掷了六、七米远。还有一个是身量不高、腰围不壮的小个儿,看他轻轻巧巧地手托铅球,就地一转身一投手,竟把十六磅重的铅球,送出了十米开外。
情形看着“反常”,我也好奇,就去请教一位大学里的体育教师。他是这样回答的:在铅球推出手以前,需要作一整套移步转体的连续动作。这些动作是力的酝酿、积累、转移和发动。它们包括:旋步撑腿、拧腰挺胸、挥臂(左臂)转肩、扭颈昂首直到高送出手(右臂)等动作。这一连串从脚踵到头顶的动作,都是在一刹那间闪电似的进行,闪电似的完成的。目的只有一个:动员和发挥浑身上下的力量,振臂一掷,把铅球送到最远端!
那个大个子,可能力大无穷,可是他使的主要只是手膀的力量;而那个小个儿,却在自己的轻轻一推里,灌注了全身的力量!
我听了这席话,大有茅塞顿开之感。事实如此:不懂得集中一点使用力量,力大而无所能。学会了倾全身力、运丹田气,转身一击,定能立奏奇效。
百米和万米
田径赛运动中有一个奇妙的事实:优秀的运动员,二百米短跑的速度要比一百米快,纪录比一百米好!
为什么呢?因为少一个起跑——跑二百米并不需要二次起跑。起跑是从静止到前进,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克服更大的障碍。而在二百米赛跑时,一次起跑后,只要你久经锻炼,精力充沛,你就可以一鼓作气,全力以赴地冲到终点。
八百米以上的中距离跑,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在整个跑程中,需有紧有缓有变化有节奏;必须把最大的力量和最高的速度,用到最后的冲刺上,因为最后的胜利,决定于这最后的冲刺。
五千、万米以上的长距离跑,情况更加不同了。这是一种更为艰苦的历程,需要速度加耐力,需要双倍的意志和韧性。每跨一步,喘一口气;必须节俭地运用和调节体力。每跨一步,喘一口气,是在消耗体力,但同时也是在保持和生长体力。中途绊几绊,甚至失足摔一跤,没有关系,就看你是不是爬得起来,就看你爬起来后,是不是依旧奋勇前进!跑到第九千九百九十九米处,精疲力尽地倒下了,固然说明你跑得不对;但终于跑到万米终点线。而如果还留有过剩的精力,同样说明你跑得不好——没有尽力而为,没有跑出应有的好成绩!
赛跑的历程如此,人生的历程也如此。在我们的一生中,不时要作一鼓作气的短跑和全力以赴的冲刺,但综观全程,则更类似艰苦卓绝的万米长跑。要到达万米终点线,而且做出好成绩来,必须跨开步子,呼吸均匀,而眼光更要看得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