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实行按件记工要重视农活质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26
第2版()
专栏:

实行按件记工要重视农活质量
中共山西昔阳县委通讯组
最近,我们在山西昔阳县大寨公社井沟生产大队作了一次调查,发现在实行按件记工为主的地方,重视农活质量是件大事。
井沟大队各生产队的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从1960年以后,实行了劳动定额管理,按件计酬,现在90%以上的农活有了定额,65%以上农活实行了按件记工。实行按件记工后,激发了社员完成劳动定额的积极性,减少了评工记分的麻烦;但是,由于领导缺乏经验,有些制度不够健全,有些社员出现了追求数量、忽视农活质量的现象。如头一天锄过的玉米,第二天下过雨后就又荒了。这种情况带来三个问题:一、记工不合理。一般是老年社员做活比较精心,质量高,数量少,记分也少;青年社员做活一般比较草率,质量虽低,但数量多,记分也多。这样,老年社员看不过眼,青年反而认为老年社员干活慢慢腾腾;互相都有些意见。二、助长了部分青年不愿学技术,老年不愿传艺的思想。青年人认为做活快能赚工分就行,老年人认为青年人既然不愿学,也就不愿传艺了。三、农活质量低,必然影响农业增产。
党支部和大队管委会发现这个问题以后,为了纠正这种偏向,除了干部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外,着重对社员进行了提高质量的教育,还采取以下三种办法。
数量质量分别记分
任何一项劳动定额,都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可是过去在计酬时,往往只重视数量,忽视质量。井沟大队各生产队,为确保质量,规定质量数量各占一半,分别记工。如果只完成了数量记50%的工分,质量未达到原订标准,根据实际情况按比例记分。同时还规定,质量在70%以下的,返工重做,按返工后质量达到的程度记工分。实行这个办法以后,一般社员都比较重视农活质量了。
组织青年社员学习农业技术
在生产中,产生农活质量不高的现象,还因为大部分青年人不懂技术,做活粗糙。因此在扣减他们工分时很感委屈。有人说:“有技术谁不肯用,谁还愿意少得工分?”怎样帮助这部分社员掌握农事技术呢?各生产队就组织老农和青年社员建立师徒关系,签订包教保学合同。为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规定做什么活,学什么艺。如青年社员赵撮周,锄地不会换手,老是左手在前,这样往前锄很得力,质量也好,往回锄很不顺当,影响锄地质量。他的师傅任四祥,就教他锄地换手的方法。现在全大队已有六十四个青年社员与四十二名老年社员建立了师徒关系。
健全检查验收制度
为了加强检查验收工作,各生产队明确规定检查验收论事不论人,该批评就批评,该扣分就扣分,该返工就返工。同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例如组织社员与社员在做活时互相检查,下道工序的社员检查验收上道工序的质量。如下种、捏籽的检查掌犁的,撒粪的检查捏籽的,掌犁的检查撒粪的。对一些完工以后不便检查或不能检查质量的农活,采取事后检查验收,分期记工的办法。例如种粟谷先付70%的工分,下余30%的工分待谷苗出土验收后付给。
这个大队的各生产队坚持上述制度以后,部分社员忽视农活质量的现象,已经开始纠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