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弋阳腔和青阳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27
第5版()
专栏:百花园

弋阳腔和青阳腔
黄文锡
江西省赣剧院一团来京演出的弋[yì]阳腔《西域行》和青阳腔《西厢记》二剧,引起人们很大的关注和兴趣。弋阳腔和青阳腔,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名声很大,解放前久被湮没,一度被误认已经绝迹。几年来,江西省赣剧院对这两支古腔进行了积极的抢救,今天,又将它们推进到演唱新剧的阶段。
弋阳腔,是以产生于江西的弋阳而得名的。它是元杂剧与南戏相结合的产物,在元末已经初具雏形。
从前人的记载里,可以知道早期弋阳腔的一些基本特点。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说:“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諠”。李调元《雨村剧话》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向无曲谱,只沿土俗,以一人唱而众和之”。顾启元《客座赘语》说:“弋阳则错用乡语,四方士客喜闻之”。李渔《闲情偶寄》说:“弋阳……字多音少,一泄而尽”。凌蒙初《谭曲杂札》说:“江西弋阳土曲,句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随心入腔”。
归纳起来看,早期弋阳腔应该是干唱带帮腔,不用丝竹伴奏而仅用锣鼓击节的。它的唱法自由流畅,遣词吐字通俗易懂,并具有浓厚的乡土色采。它的风格,也是豪放激越的。
由于这些原因,更由于它的丰富多采的连台本戏,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因此得以广布远流。明初永乐年间它由江西流传到云南、贵州等地。嘉靖时更遍布南京、北京、湖南、福建、广东等南北各大城市。它给各地剧种以巨大的影响。现在全国各地的高腔剧种,都是经过发展了的弋阳腔的嫡系或旁支。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全国有十一个省的三十七个剧种都与它有过渊源关系。它的这种优势,使它能在很长的时期内与“典雅”的昆曲分庭抗礼,它的普遍性,并为昆曲所无法企及。
但在解放前,它却饱受摧残,以至于很早就没有专唱弋阳腔的班社了。幸而有一部分剧目和曲牌,被保留在赣剧的饶河班里。这些幸留下来的曲牌,其演唱形式与前人的记载非常吻合,因此我们说赣剧弋阳腔“犹存古风”,不是没有根据的。
那么,青阳腔又是怎么回事呢?它是弋阳腔在明代嘉靖年间传入安徽的青阳之后,与当地民间歌调结合形成的一个新品种,最初被称做“青阳时调”或“池州调”。它在当时的影响也很大,所谓“天下南北时尚徽池雅调”;从安徽南部传到了山东、山西、湖南、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真是不减它先祖(弋阳腔)当年之盛。
它在演唱方面,基本上保留了弋阳腔的干唱带帮腔的形式。在风格上,既继承了弋阳腔的豪放、激越的特色,又吸收了昆曲绮丽、纤细之长。在剧目的编演上,把“雅”与“俗”结合起来。它除了演唱连台本戏以外,更进而演唱大批的文人传奇剧作;不过并非照本宣科,而是下了一番通俗化的功夫。它有一种“滚调”的形式,也就是在原词中增加新词,少则三言五语,多则洋洋洒洒,蔚成大观。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演唱的抒情性,而且能把文人传奇中艰涩难懂之处解释得清清楚楚,这从青阳腔的《拜月记》等剧目中可以找到很多例证。“滚调”的发明,使大量的文人传奇剧作能普及到广大观众中去,这是青阳腔祖辈艺人的一条重要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此外,青阳腔中还有一种叫做“横调”的曲牌,是用笛子伴奏的。这里就不及详述了。
青阳腔是在明代万历以前传入江西的都昌、湖口一带的。1957年在该地发现后,立即进行了抢救、发展。由于它和弋阳腔的血缘关系,从1959年开始,将它划入赣剧的声腔范畴中来了。
现在《西域行》中的弋阳腔和《西厢记》中的青阳腔,都是既保留了原有特色,又经过了很多加工和改革的。《西域行》这种气势磅礴的戏,用慷慨激昂的弋阳腔来演唱固然适合,而《西厢记》这种“花间美人”的杰作,用娓婉纤丽的青阳腔来演唱,也自收珠联璧合之妙。观众们反映这两种古腔都很美,也都各有千秋。古树发新枝,本来就是毛泽东时代的盛事呵!(附图片)
青阳腔《西厢记》剧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