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遗音三日绕屋梁——看赣剧青阳腔《西厢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29
第6版()
专栏:剧评

遗音三日绕屋梁
——看赣剧青阳腔《西厢记》
阮章竞
南昌观赣剧,
北京听新腔,
曲终声不散,
遗音绕屋梁。
今年春节前后,在南昌看了江西省赣剧院的青阳腔《西厢记》和弋阳腔《西域行》,这是我第一次欣赏这个古老、优秀的传统剧种。赣剧音乐,悠扬悦耳,真有绕梁三日的魅力。最近,江西省赣剧院,携带着这两个戏目和其它好看好听的戏,来北京与观众见面。
脍炙人口好几百年的《西厢记》,不断有人改编,不断有剧种上演,都韵味不一,各有千秋。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相爱,是多情佳偶好姻缘,而《西厢记》用青阳腔谱唱,是优美的故事和优美的形式相结合,也是合节合拍的好姻缘。从古老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的青阳腔,用来唱这种抒情画意浓郁的古典戏,浓渲淡染都适宜。赣剧曲牌丰富,载歌载舞,能恰当地表现古典戏曲中的诗词,抒情咏怀,有慢有快,可用散句,可插绝律,可由个人一唱三叹。情绪激越的帮腔,像一道山泉,泻落深涧所引起的回声,既不噪耳,反更觉恬静。
潘凤霞同志扮演的崔莺莺,细致地、很有特色地创造出渴望自由、敢于反抗封建压迫的古代女性。一开锣鼓,性格鲜明,等到遇见了张珙,表现出纯洁的强烈愿望,人物发展,合情合理。虽然封建思想的束缚、名节的顾虑、矛盾,都不能掩盖住解放的主动要求。从《赖婚》开始,性格逐步深化、完整。戏剧从剧本到舞台,是有很大距离的,就得看演员才能。这一场,剧本上的莺莺,只有几句短白,几段唱词,但舞台上的莺莺,达到出神入化。例如崔母使红娘请她出来见客人,开头不愿来,接着是漫不经心不想理,可是一听到是“张秀才”,一声“来了”步如飞。潘凤霞同志把这个寂寞深闺的少女心,毫无保留地摊开在观众前。她的高兴和害臊,盈溢舞台,当她听到是“上前拜见哥哥”,这个晴天霹雳闪击,两眼一睖,转化逼真。当她“眉压新愁”,把盏敬酒,张珙推量窄饮不下时,她的手举着不动,一声红娘接盏,似黄河突然决堤,怒浪从天而来。“我自会回去;”一转不顾,似洪波咆哮,横泻千里。在《寄方》中的“孩儿并未胡作非为”到“你将那书柬,立刻送与张生”,鲜明地塑出这个不仅是“我想这样”,而且是“我就要这样”的反抗压迫形象。这个性格创造,是与众不同的。
童庆礽同志扮演的张珙,干净利落,情感逼真,态度自然。古代书生角色,不易做好,不酸点,不大像,过分酸,个个都这样,也不一定真。在这里的张生不太过分腐酸,而是一个追求自由的纯洁的古代青年读书人。童庆礽同志对剧中的诗词体会表现,扣人心弦。古典作品,常常由于诗词的难懂,不容易把人物化进诗的天地,打动观众,引起共鸣,演员对文学的修养,同演好戏,是很有关系的。我看过庆礽同志演的几出戏,都很好。虽然音色稍干一些,但表达剧中诗词意境,处处都颇有功夫。如在《饯别》中的《小桃红》:“恨压三峰华岳低,泪滴黄河水溢,你一处来独自为……我则秋风听马嘶”,《惊梦》中的“驻云飞”:“暮噪林鸦,鞭催瘦马入天涯”、(尾声)的“瘦马西风向长安去”,唱得令人回肠百结。固然是董、王西厢原有的绝妙好词,但童庆礽同志的表现功力,也不能忽略。
如果说,艺术许可有偏爱,我愿意顺便谈一下《饯别》。以往也看过若干次演得很好的《长亭送别》,赣剧青阳腔谱唱的更有独特魅力。这场激动人心的名剧中的名折子,用《端正好》带《小桃红》把“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离情惨惨和落叶萧萧的秋色,溶结在一起。动听的曲牌,独特的帮腔,把观众带进了十里长亭。莺莺和张珙的唱词,许多段,是以音乐伴帮腔来进行的,更能使人觉得这对多情的青年恋人,多少悲愤压在心头而不能发泄。这样,自己不唱,或不唱尽,而心里却在怒吼。这样蕴籍含蓄艺术手法,十分完美。
具有热心成全别人好事、风格高尚的红娘,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有的红娘,总觉得是个深谙世味的中手人,“泼辣加羌”却短了年轻使女的天真美气。现在青阳腔里的红娘,一方面既有成人之美的侠义心肠,同时又具有年轻少女的天真烂漫。不久前从赣剧学校培养出来的青年演员童明明,对这个新的红娘性格,演得也很好。《拷红》一场戏,曲牌采用了《斗鹌鹑》、《棉搭絮》,且歌且舞,别具风貌。
扮演崔夫人的杨桂仙同志,是赣剧名演员。在表现这个顽固地维护封建思想统治,利欲透骨、反复无常的故相国夫人,戏做得很成功。由于剧作改编意图,有意把她又是一个孤女老母的方面撇去,单刀直入,不必使观众再花心思的写法,似乎使人物性格简单化了些,这是一。第二,我认为和剧院有很好的合作条件,又熟悉演员才能的编剧家,尽可能发挥演员的才能。以唱腔刚越出名的杨桂仙,一声未唱,有点可惜。我愿编者如红娘,成人之美,让她唱几句。
从法聪——这个见义忘身的和尚身上,可以看出改编者的意图:保留董西厢的特点,这是好的,但总感到他的出场,不是处处必要。如在《佳期》的末尾,总使人会这样问:一个出家之人,儿女私情,“干卿何事”?不宜处处干预。
谈戏不可能避剧本,已经扯到,就顺便试谈一下。我对《西厢记》素无研究,对戏曲艺术一窍不通,本无发言权,但是看了戏,总会有点感想。
赣剧青阳腔《西厢记》,保留着董、王西厢的优良基础,同时在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上,有许多独出心裁的大胆创造,重要的一点是崔莺莺的形象。青阳腔中的莺莺,不再是个多情而又柔弱、渴望自由但又十分被动的深闺少女,而是一个敢想自由,又敢和自己的顾虑决裂,最后敢冲破铁锁铜笼而高飞的自由之鸟。这是历来的《西厢记》碰到而又避开的问题。因此,处处要有红娘来推动,女主人公的强烈愿望,反而多少被遮盖。石凌鹤同志在这里作了大胆的尝试,值得欢迎。
其次是删掉原来《西厢记》中那些不好唱,更不好做戏的封建文人的不严肃的描写。但删削可能会碰动筋骨。现在青阳腔的《西厢记》,改编者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三个主要人物都磊磊落落,不但不减颜色,反而更光亮,与众不同,别开生面。我说这样好。
1962年5月23日夜戚继光练兵   章 白
戚继光(公元1528——1587)是十六世纪后期抗倭的名将,谁都知道。但是他后来在北边十六年,训练边兵,保障国境安宁这一段史事,却为他自己以前抗倭的功绩所掩盖了,不大为人所知。
隆庆二年(公元1568),戚继光以都督同知被任命为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负责北边边防。
在抗倭战争时代,卫所官军腐朽了,不能打仗了。戚继光召募浙江金华义乌一带农民,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又以南方多水田薮泽,不利于驰逐,就根据地形,制定阵法;讲求武器精利,练成一支敢战能战的精兵,当时戚家军屡战屡胜的威名,是全国皆知的。
现在,他到北方来了,面对的地形有平原,有半险半易的地形,有山谷仄隘,各种地形都有。敌人呢,是擅长骑马射箭的,也和倭寇不同。用在南方打仗的一套办法来对付新的情况行吗?
经过调查研究,深思熟虑,他制定了一套新的训练办法。首先针对边军畏敌、争功的毛病,把军队重新加以组织,节制严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行伍、旌[jīng]旗、号令、行军、扎营都逐一规定了制度。每天下场操练,务要武艺娴熟。他指出:“教练之法,自有正门,美观则不实用,实用则不美观。”专拿应付上官检阅那一套来对付敌人是不行的。
为了在防御战上取得优势,他采用了骑、步、车、辎[zī]重结合的战术。还制定了阵法,在不同地形都可运用。吸收了和倭寇作战的经验,采用了敌人的武器倭刀和鸟铳[chòng],把原来的火器大将军、佛朗机、快枪、火箭等都加以改进和提高。长短兵迭用的原则进一步得到发挥。
更重要的是使将士和全军都有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在练了两年兵,修筑了防御工事以后,他大会诸将,登坛讲话,三天之内把所有问题都讲透了,要诸将回去以后,传与军士,要人人信服,字字遵守,万人一心。同时编了一部书叫《练兵实纪》分发给每队,每队择一识字人诵训讲解,全队口念心记。充分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为了给废弛[chí]已久的边兵以纪律的榜样,他调来浙江兵三千,刚到便在郊外等候检阅,恰好这天下大雨,从早到晚一刻不停,三千兵像墙一样站着,没有一个乱动的,边军看了,大吃一惊,才懂得什么叫军令。
在戚继光以前,守边的将军十七年间换了十个,大都是打了败仗换的。戚继光在边镇十六年,敌人不敢入侵,北边安定。他走了以后,继任者继承他的成规,也保持了边方几十年的安定。
经验是从实践得来的,经过总结,提高成为理论。但是实际情况又千差万别,拿此时此地的经验硬应用于彼时彼地,就非碰壁不可。这里又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问题,戚继光在南方、北方军事上的成功,原因是善于从实践总结经验,更重要的是不以成功的经验硬用于不同的地点和敌人,而宁愿从头做起,以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原则来指导实践。在这一点上,戚继光练兵的故事在今天说来也还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