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阅读
  • 0回复

也谈勤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6-01
第2版()
专栏:读报有感

也谈勤俭
读了5月21日《人民日报》“勤俭办事,两个对比”的报道以后,颇有感触。
郝东生产队和郝西生产队客观条件基本相同,生产基础也一样,而收入较高的郝东生产队,社员收入却少;收入较低的郝西生产队,社员收入却多。为什么呢?文章接着叙述了两个队的干部办事的指导思想,对比了几个事例,分析出来的原因,落在了“勤”和“俭”这两个字上。
勤是根本,是我们国家的富强之道。一切成绩的取得,一切财富的创造,都要付出一定的劳动。因此,只有勤,才能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郝西生产队给我们树立了良好范例:缺肥料,不花钱买,“一方面养猪、养羊积肥;一方面还积极采取挖、拾、沤、造等多种办法积肥”,这是勤。缺耕畜,就“精心饲养、积极繁殖”,这也是勤。饲草不足,就收好干草、麦糠,割玉米梢,割青草,这是勤。农具坏了就修,缺农具就造,也是勤。总之,由于他们勤,降低了生产成本,社员增加了收入。
光有勤还不够,还必须俭。俭是个“保险柜”,如果保险柜不严,“勤”来的财富就会漏掉。郝东生产队就是这样。从增加收入来看,郝东生产队1961年全年总收入比郝西生产队多,这是勤的结果。但是,因为不重视节约:买肥料开支一千二百多元,买牲畜开支二千七百多元,买饲草开支二百四十多元,买耧开支十五元,买布袋开支九十八元,全年总费用支出五千一百一十八元。而郝西生产队仅支出一千二百元。两者相比,相差悬殊,结果社员的实际收入也不一样。
由此,也联想到:生产队长学会当家过日子,是很重要的。一个队二三十户,一百多口人。生产、生活搞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队长的领导。因此,希望每个生产队长都像郝西生产队队长郝兴文同志那样“一个钱攥出汗来”,“逢事先算算,合账不合账”;决不可有“破不上三百三、难得回六百六”的思想。
河北秦皇岛 刘国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