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阅读
  • 0回复

甘为孺子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6-01
第4版()
专栏:长短录

甘为孺子牛
陈波
“六一”前夕,看到家里的小孩子们在院子里同小鸡嬉戏,忽然想起“含饴[yí]弄孙”这句话来。
“含饴弄孙”一语,谁都知道说的是:人当晚景暮年,借儿孙以自娱。但是能借他们以娱晚景,却也得有一个时代、环境的条件。这句话的出处是见于《后汉书·马皇后纪》,马皇后晚年有“吾但当含饴弄孙,不能复关政矣。”前一句话固然透露她的愉悦的心情,而后一句话,却多少有点暮气,就不如五十三岁依然挂帅出征的穆桂英而英气勃勃足以感人了。就今天而言,许多五六十岁甚之年纪再大一些的老年人,他们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仅孜孜不倦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努力着,即使力有不逮,而心中还是念兹在兹,关注于国家社会之蒸蒸向上,而绝无丝毫消沉意态,因而对于儿孙的爱,和自己的情景结合起来,自然而然就与东汉时候马太后更有所不同了。
当然,今天小孩子们的生活处境已与过去迥然大异,儿童们不但生活环境在新的社会制度之下美好焕发,即知识文化,也在社会教育的潜移默化之中,呈现出活泼、舒展,开阔、灵动。六七岁、八九岁的小孩子,不但知道孙悟空、猪八戒和灰姑娘,还知道刘胡兰、刘文学、英雄小八路和红色娘子军;甚至还知道卓娅、奥列格和马特洛索夫。日常生活之中,知道吃饭先洗手,知道除虫种菜,讲卫生,爱劳动,乐于过集体生活……这些就不是建国以前小孩子所能梦想得到。过去有儿有女,给父母增加了忧愁,而今天这朵朵的花儿,却给社会上添加了新妍的生趣。我们邻居的小孩子最爱天真的问他妈妈:您小时候幼儿园怎样?阿姨怎样?唱什么歌?说什么故事?常常使她母亲怕因自己往昔的苦楚,伤了幼小的心,难于置答。从这一实例看,谁说父母的愉悦,儿童的快活,不有社会制度的因素存在呢。
我曾听见一位老大娘说:“我们不怕牺牲,去干革命,辛辛苦苦,进行建设,就是为了后代儿孙。”旁边有人替她补充了一句:“因为后代是我们的接班人!”这样看,东汉那位马皇后比起今天这位普通的老大娘来,就实在太渺小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这两句诗本身互有因果关系;如果单从后一句言,我们今天还要为孺子牛,我们做牛之所以“甘”而且愉快的,我想就在于关心后代与建设社会主义是无法分得开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