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征服卡拉库姆大沙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6-05
第3版()
专栏:

征服卡拉库姆大沙漠
不久前,苏联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土库曼共和国卡拉库姆大运河第三期工程胜利完成了。这条著名的人工河从它的起点——阿姆河左岸开始,在卡拉库姆大沙漠上向西蜿蜒穿流八百七十九公里,到达了土库曼共和国首都阿什哈巴德。
卡拉库姆大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之一,是苏联气候最热而降雨量最少的干旱地区,面积达三十五万平方公里,约占土库曼共和国领土的五分之四。十月革命前,农民们为了耕作土地不得不在地下开辟一条条几公里长的集水廊道——坎儿井,后来又开凿了成百座的吸水井。但是无论是坎儿井还是吸水井都不能根本排除土地的干旱状况。只有把共和国西北边境上的流量充足的阿姆河水引进卡拉库姆大沙漠才能解决灌溉的问题。
苏联改造大自然的人们从一九五三年起就在这人迹罕到的沙漠上搭起了帐篷。死寂荒芜的土地上响起机器的轰鸣,征服沙漠的进军开始了。为了支援卡拉库姆大运河的修建工程,从俄罗斯联邦和乌克兰,从乌兹别克和哈萨克,人们纷纷来到这里同土库曼人肩并肩地劳动。从西伯利亚运来了木材,乌拉尔和乌克兰送来了掘土机,莫斯科和高尔基城提供了汽车。一九五九年初,运河的第一期工程提前一年完工了。它在酷热的沙漠中延伸四百公里。长达一百三十九公里的第二期工程,用了七个月的时间,也于一九六○年末竣工。三百四十公里第三期工程的开凿工程,也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建设者们是在克服巨大的困难中修建运河的。为了开辟河道,要挖掘连绵不断的沙土、龟裂了的粘土、流动的黄沙。夏季难忍的酷热,往往达到七八十度,使得施工用的机械都失去效能了。但是顽强的人们仍旧一步步地前进。为了防止沙土淤塞河道,建设者们在河道两岸沙土地带纵横交错地种植席草属植物,稳固了河堤。
卡拉库姆大运河的修建,大大改变着土库曼土地的面貌。由于运河第一、第二期工程的完成,使得有可能在十四万五千公顷荒地上种植棉花,上百万公顷的牧场得以灌溉。运河第三期工程的完成,耕地面积可再增加三万公顷。将来,在运河灌溉的地区,除主要生产细纤维的棉花外,还将培植大批的蔬菜和水果,生产出大量的肉类、奶类和羊毛等。卡拉库姆运河对土库曼的工业发展也有很大意义,土库曼有着丰富的地下矿藏,但过去由于缺水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卡拉库姆运河的第三期工程还不是最后的一期工程,在不久的将来,运河还将伸延到里海。(杨福田)
(附图片)
在卡拉库姆大运河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