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北房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6-06
第2版()
专栏:

北房行
本报记者 金凤
一、生产队当家立业
东方刚现出鱼肚白,北京市郊怀柔县东十里的北房村便忙碌、喧腾起来了。家家户户飘出轻快的炊烟,妇女们把风箱拉得一片声响,黄澄澄的玉米粥快要开锅,发散出一股诱人的香气。新盖的饲养室里,老饲养员在忙着给牲口拌草,车把式在起圈装车。勤劳能干的生产队长刘通两脚沾满露水,他已经在田间转了一遍回来,看过饲养室,又直奔白薯炕看白薯秧去了。
不一会,男社员们吃过早饭,扛着铁锨,带着水桶,由作业组长领着往地里栽白薯去。妇女社员特别忙碌,又要喂猪,又要喂鸡,有的还要喂吃奶的孩子。她们把家务收拾停当,这才急匆匆拿了一把瓜铲,跟着妇女队长开苗去。
街口上,聚着一群一群的猪,这都是社员户养的。一队一群,一群二三十头、三四十头不等,放猪的孩子赶着它们往村外河滩走去。那边,又过来几群生产队公养的母猪。这个二百五十六户的村庄,光社员户养的猪便有三百来头,加上七十多头公养的母猪,全村有四百来头猪,比1957年多三分之一。猪多,肥便多。村子里,这一堆,那一堆,到处可以看到生产队积攒的高高的粪堆。几个妇女社员在捣粪,粪捣得又细又匀和。这个大队今年春播的粮食作物全部上了底肥,每亩平均一车圈肥。现在,十二辆胶轮车又拉着满满的一车车圈肥往地里送,这是准备给玉米、谷子和高粱施的追肥。这个大队的肥料多,还因为牲口喂得壮实,骡马牛的总头数比1957年增加了二十一头(约三分之一),一个生产队平均有一头骡、一头马、七头牛和几头毛驴,牲口粪积攒不少。今年的肥料多,更因为各队的社员托坯换炕的多。二十六七户的生产队,总有二十一二户换了炕。那熏得乌黑的炕土,是给小麦、玉米追肥的上等肥料。
社员出勤多、出勤早、关心生产,猪多、肥多、牲口壮,水利有保证,春播的质量高、面积大,这是北房大队九个生产队当家立业的一派兴隆气象。
二、劲儿全使到粮食上
今年的年景自然得到地里去看。小麦和豌豆,因为春季几次寒潮的侵袭,虽然浇了二水到三水,长得不太好。大部分秋苗却出得茁壮整齐。不论是玉米、谷子、高粱和白薯,都已探出嫩绿的幼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摆。
今年的春播质量高,面积大。生产队的大田地头地脑全都种到,边边沿沿比较大块的是生产队集体开荒种植的,河滩里、树林间、路边、村边一小块的是社员个人开荒种植的。一眼望去,满眼新绿,到处都铺满了绿色的幼苗。一个生产队耕地三百多亩,集体开荒便有四十多亩,社员个人开荒加上自留地又有三几十亩。这样看来,整个大队的耕地面积从统计表上说是三千四百亩,实际上大约达到三千八九百亩。抓面积,这是抓粮食的重要一环。抓肥料,这是抓粮食的第二环,这也是几年来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今年这里的粮食作物的施肥量大约比去年增加二分之一,质量也比过去好得多。水利条件这里有很大变化。1957年以前,全村只有三十几亩水浇地,1958年以后,村东挖了河网,村西修了渠道,四百多亩只能打几十斤粮食的洼地改造成亩产三四百斤的稻田,安上了电动抽水机。现在全村有五部电动抽水机,一部锅驼机,灌溉面积达到一千多亩。除了利用河网的地下水和村西二道河的河水以外,还可以利用上游密云水库放下的水,水源是充分有保证的。
今年作物的种植计划全是由生产队自己安排的,除了照顾到牲口吃的和农家烧的,适当恢复了一部分谷子和高粱面积以外,高产作物水稻、玉米和白薯还是大宗。譬如白薯,原来大队计划栽一百八十亩,现在各生产队已栽了近二百亩,有的队还在继续栽。田间管理方面,也比过去精细多了。
生产队抓粮食的劲头真不小,只是经济作物的状况不大妙。这里大宗的经济作物是花生,过去一年能提供十几万斤花生仁。几年来产量连续下降,今年的花生苗又出得不好,有的出八成,有的出一半,少数地块几乎没有出来,只好改种芝麻。花生苗出不好,天时不正,下种时地寒是原因;花生种保管不好,受潮,发芽率不高是原因;花生地这几年肥料少,管得差,地种薄了,也是原因。这个大队今年种了一千多亩花生,花生如果减产,势必影响今年的收入。虽然每个生产队买了一部分花生补种,但因为资金不足,买的数量不多,不一定补得过来。
三、从哪些方面帮助生产队?
资金不足,这是九个生产队普遍遇到的困难(据了解,其他公社的许多生产队也存在这个问题)。资金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生产队的生产门路少,副业搞得少,现金收入不多。去年这个时候,全大队副业收入已有二万多元,今年各生产队的副业收入不过五千来元。现在除四队还有二百多元以外,一、三、五、六队都只有几十元,七、八、九三个队已经欠了社员二、三百元。因为资金不足,需要补种的花生种不能多买,需要给小麦和水稻追肥的化肥不能多买,这在实际上就要影响到今年粮油的产量。生产队副业收入少,自然也要影响到今年社员的现金收入。因此,生产队在以粮为纲的方针指导下,如何适当开展多种经营,多搞些副业和手工业以扩大生产资金,就很值得注意。
关于副业门路,据了解,有的生产队存在着愿意抓大宗副业,不愿意搞零星副业的思想。过去这个大队的大宗副业是大车运输,一个大车出去一天就是十几元钱,现金收入来得容易。现在生产队的大车主要用来送粪,抽出去搞运输有困难,这是一方面。同时北京郊区基本建设工程也比过去少了,即使大车能抽出去,也不一定能兜揽到那么多运输业务。在这种情况下,生产队本来应该开辟多种多样的副业门路,例如发展社员家庭养猪(现在每户一头多,比最高年份每户三头还差许多)、养鸡、养兔、编织等等。譬如夏收将到,好多社员买不到草帽,在太阳下晒得慌。编草帽就是一项很好的副业。只是生产队在解决原料、技术以及产品销路方面还有困难,这些应该得到公社和大队的具体帮助。
和这个有关联的是生产队长怎样依靠群众,学会当家过日子的问题。这里的生产队长大部分是高级社时的队长和组长,在安排劳力、组织生产方面都有一定经验,但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大多数队长心中无数,不大会算计着过日子。例如,这里的生产队长比较注意工分值不要比去年降低,这从原则上说来是对的。但是他们仅仅注意节省开支,很少从增加总收入着眼。北房的水利条件好,排灌机械多,本来完全可以供应小麦用水。但有的队长怕电力浇水花费多,浇了两次就不敢再浇了。其实浇一次麦子每亩只花八角钱,腾出人工搞多种经营,既可以多收小麦,又能多收现金。这笔账大队长和大队总会计都清楚,生产队长就不甚了解,只笼统知道电力浇水要花钱。又譬如水稻育秧的浇水费,一个队大约要花电费四十多元,有些队长心疼这笔钱,甚至想把水稻地改成旱地。买化肥也是一样,有的队长从多打粮食增加总收入着眼,舍得买一部分必需的化肥,也舍得买花生种和白薯秧。有的队长就有点缩手缩脚,不敢浇水,不敢买肥料,也不敢买需要的种子。勤俭办社、节约开支是必要的,但是否连这些必要的生产投资也要节约呢?生产成本是需要计算的,但究竟是舍得花工本、产量高,收入大合算,还是开支小、产量低一些合算?此外,是否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又能扩大再生产,又能降低生产成本?这些,从北房来说还不能做出结论,各生产队长也需要时间、经过实践取得经验。公社和大队干部在这方面要帮助他们尽快缩短这个过程,真正担起基本核算单位的经济担子。
但是,正因为强调了生产队是基础,强调了生产队的当家作主,这里的大队干部看来多多少少有些放松领导。北房大队的大队长、支部书记和副书记参加劳动都不错,他们都固定在一个生产队,和队长、社员一起出工。对于所固定连系的生产队的工作,也能够具体帮助。但是,对于涉及几个生产队的共同性的问题,譬如生产门路少,生产资金缺乏的问题、生产队长怎样学会经济核算的问题,以及几个生产队应该协作的事情,大队干部都没有积极领导,拿出主意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