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老社长回乡领导生产群众赞扬 郑方华关心集体考虑周密依靠群众领导有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6-07
第2版()
专栏:

老社长回乡领导生产群众赞扬
郑方华关心集体考虑周密依靠群众领导有方
新华社成都6日电 记者刘集贤报道:四川綦江县山区,4月间细雨蒙蒙,层层梯田蓄满了春水,山上山下,秧苗一片葱绿。这时候,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裤子高高卷在大腿上,从正冲田到干塝田,从沟里到坡上,一块一块、一片一片地查看水稻栽插情况。他是原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不久前被选为北渡公社蟠龙大队队长的回乡工人郑方华。
郑方华从工厂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时间虽只有一年光景,但是,因为他从小生长在这里,又在这里参加过土地改革斗争,和乡亲们一起走上了农业集体化的道路,他对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块土地都了解。
不久前,郑方华来到第三生产队的几块叫“葛麻山”的塝田里,见生产组长周永海在把这几块塝田开厢栽甘薯,便说:“永海叔,今年雨水多,你们这几块塝田怎不灌水栽水稻呢?”
周永海望了一眼满沟绿油油的正冲田,不在乎地笑着说:“方华,今年的稻子已经栽得不少了!”郑方华又说,“不稳呀!我们地当山区,今年雨水多,山洪大,别看正冲田栽满了,谁能保证不被冲刷呢?老一辈说‘水多种塝田’嘛,还是要多栽些才牢靠。”
周永海心头明白:大队长说的句句是实话。如果种甘薯比种水稻好,老辈们为啥要费尽千辛万苦,用一块一块的石头、泥墩在土坡上砌垒起这些盘山塝田呢。今年雨水这么好,正该多种水稻啊——可是,整塝田要人,灌水要人,栽秧要人,而人力,正是他们比较缺乏的。他把这些困难都向郑方华说了。
郑方华同第三生产队的队长一起研究了这个情况。第二天清早,他们便约齐几个社员,七手八脚地帮助周永海组把几块塝田整治出来了。果然,连接几天大雨,山洪暴发,不少正冲田的秧苗都被冲倒、淹没,只有那满坡的盘山塝田,葱绿的秧苗儿正茁壮地生长。
周永海逢人便说:“我们的大队长,算得上‘赛诸葛’,筹划得多周到呀!”
“嘿!不周到,去年全大队能增产粮食吗?”
真的,社员们每谈起大队长郑方华,总不免眉飞色舞地与他们取得的成绩联系起来。故事还得从郑方华离厂回乡的时候说起。
去年2月间,郑方华从报纸上和工厂党委书记的讲话中,了解到农村生产的形势,知道工业支援农业、工人阶级帮助农民兄弟战胜目前困难,是一个光荣的急迫的任务。这个在工厂里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的郑方华,经过工厂领导上的批准,兴冲冲地回到北渡公社蟠龙大队。
他刚刚踏上家乡的土地,便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社员们欢喜地奔走相告:“我们的老社长回来了!”
五十多岁的支部书记秦子云亲热地拉住他的手说:“方华啊,乡亲们都欢迎你回来领导大家搞生产!”郑方华诚挚地笑着说:“三天不做手艺生,我回来,先还得向大家学习啊!”
不久,便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正是育甘薯苗的好时刻,可是生产队的一些干部,看到连日下雨,怕烂种,迟迟不敢下种。郑方华心想:“现在不抓紧时间下种,季节到了,拿啥苗藤来栽插呢!”那时,他回乡不久,还没正式担任职务,但是,关心集体生产的责任感促使他冒雨去找当时队上的干部,商量适时下种的事。可是,有的干部告诉他:“烂了种,大家吃亏,要等天晴再育。”郑方华见到这个干部不愿考虑自己的意见,便去请教老农周海山。恰好,年近六十的老农刘树成也正在周海山屋里为薯种问题着急。只听刘树成说:“庄稼、庄稼,要种才有收嘛,不下种,季节过了就恼火罗!”
“是嘛。早年我们用过干灰、牛粪育苗,雨水多也烂不了,这窍门还可试一下。”
郑方华一听,也记起了小时候有两年雨水多,老辈们用渣滓、草灰育薯苗的情形。不禁兴奋地对两位老人说:“行!我们向队上建议。”七千多斤薯种,终于按照他们提出的办法下土了。
这一季,全队收的甘薯比上一年增产很多。
郑方华对集体生产的热爱,对社员生活的关心,很快地取得了社员们的信任。不久,在一次社员大会上,他便被选为蟠龙大队的大队长。
如同五年前他被乡亲们选为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时的心情一样,当了大队长后,郑方华更加感到责任的重大。对集体生产及社员的生活,更加关心。
一天早晨,郑方华到北渡赶场,路上碰见社员罗玉方冲冲急走。便招呼道:“老罗,赶场还早嘛,忙匆匆地干啥呀?”罗玉方扬了扬手中提的一把缺角锄头,说:“街上红炉少,修理锄头忙得很。家里等着锄头用,去迟了,人家一推又是半个月呀!”
这件事引起郑方华的注意。赶场回来,他一连到七八户社员家里进行调查,又到铁匠铺子去看,果然修理锄头的活儿十分紧张。郑方华把这个情况向党支部作了汇报,又在大队管委会上进行讨论,大家都主张自己办红炉。
自己办红炉,头一个困难是没有铁匠。郑方华根据党支部和队委会的决定,经过公社批准,到场镇去请回了一位老铁匠,很快办起了红炉。
大队开办红炉,给社员们修理和配制农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修理一把锄头,时间不过一两天。从去年10月开炉至今,光是锄头便修了八百多把,还打造了社员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斧头、镰刀、草刀以及锅铲、火钳、菜刀等。每个季节所需的铁制农具,都做到了提前修理和配制。看来,当好这个“家”是相当复杂的,但是大队党支部老书记秦子云高兴地说:“我们乡间,正需要这样的当家人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