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芝房大队的小农具为什么增添得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6-10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芝房大队的小农具为什么增添得快
河南日报记者 张杰
许多到过河南省长葛县坡胡区后河公社芝房大队的人,都知道这里的小件农具生产很出色;我最近到这个队调查,确是事实。据全大队统计,小锄、大锄、铁锨、铁叉、抓钯、荆篮、粪筐、手推车和镢头、铲子、镰刀、架子车等十四种农具,现有三千四百七十九件,平均每个劳动力合七点七三件,比1957年增长78.4%。常用工具基本够用。还不足的有大锄、荆篮、粪筐等五种,共缺三百三十件。
这个大队的小件农具为什么能够增加这么多呢?其基本经验是:
走自给的路
自己生产小件农具,是这个大队添置农具的主要办法。
这个大队过去比较穷,社员添置工具很少。再说,过去群众添置工具都是购买,修理工具也都是依靠串乡的铁工。所以农具增加得很慢。1960年春天,大队决定自己成立农具制造修理小组,自力更生添置小件农具。全队的六个铁匠和八个木匠,全部抽出来,组成两盘红炉和一个木业组,用自己的竹木料和国家分配的原料生产。经过两年多的生产,全队现有小件农具,超过了1957年的水平,基本够用。今年2月,鉴于群众最缺荆货,大队又把一个会编荆货的社员抽了出来,并给他配备了三个学徒,组织了一个荆货组,编制荆篮、粪筐。据调查,全队去年一年到今年4月,社员新添的八百一十九件农具中,有67.4%是自产的,购买的只有二百六十七件。
芝房大队的干部感到,自己生产小件农具有五个好处:
(1)快。大队党支部书记吕景灿同志说:小件农具缺额大,品种多,单纯依靠外地供应是不行的。我们要不是自己生产,光靠商店供应,再有两年也达不到现有水平。(2)稳。因为所需小件农具数量大,单靠工业部门供应,很难适应季节需要,自己生产稳当可靠。(3)方便。制造工具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习惯,需要什么样的工具,就做什么样的工具。如他们生产的刮草锄(形如小锄而有刃),在当地山上刮草非常方便,在别处是买不到的。特别是急用小件农具,可以随到随修,不误使用。(4)省。社员买队里自产的工具,一般都比市场上的价格便宜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5)便于培养铁木匠的后继人。两年前,队里会做铁、木、荆货的只有十五人,组织生产以后,培养了九个徒弟,目前,他们都能够自己生产了。
为农业生产服务
芝房大队的铁木业等专业组,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思想是很明确的。凡是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工具,就是赔钱他们也干;否则,赚钱再多也不干。
今年1月份,红炉上的工人为了适应生产需要,正在赶打铁叉,有人却主张打一部分菜刀。他们说打一把铁叉,需用四斤多铁,但卖给社员只有二元五角钱,打一把菜刀用不了二斤铁,到市场上就能卖八元。队委会研究了一下,认为不能光图赚钱,还是生产要紧,到时候没有铁叉,粪在坑里挖不出来,误了上地是件大事。结果,一把菜刀也没有打。4月初,木业组又提出来让两个会暖小鸡的木匠,出去给人家暖小鸡,一季就可以赚几百元。队里也没有同意。因为,那时木业组正赶制麦收农具。他们认为,不能光看眼前利益,生产小件农具看着不赚钱,实际多打了粮食赚头很大;出去跑副业,现时能赚钱,如果误了生产就合不来了。
有计划地生产
像安排其它农活一样,芝房大队生产农具时,也是根据季节需要,逐项作出具体安排。如去年秋季,队里打算在10月间抽出一百五十人上山刮干草,但原有的刮草锄太少。8月份队里就做了具体安排,到9月下旬一百张刮草锄就打齐了。出红薯用的铁叉、抓钩,也都是在6、7月份就开始生产了。
制订生产计划的方法,是“三结合”,即:社员、干部和专业组共同研究,确定修制某种工具的数量、时间和规格。今年准备麦收农具时,队里计划再新打三百把铲子。但向群众一说,都说大部分铲子刮草用秃了,需要量多得多。经逐户统计,共需要六百把,铁业组照数安排了生产。去年冬季,铁业组打粪叉时,群众说原来的铁叉齿多齿长,使着重,要改进一下。干部、铁业组和几个老农商量以后,四齿和五齿的都打了几把,拿到队里鉴定。社员一试,都说四齿的轻、利、不夹粪。后来,就照群众的意见,打了五十四把四齿叉。
合理付给报酬
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合理付给农具生产人员报酬,是提高农具生产效率、保证农具质量的关键。这一点,芝房大队做得也比较好。过去,农具生产人员的报酬,采取按天记工的办法;从去年开始,对成批的铁木农具生产实行了按件记工。不便于计件的零活,仍然按天记工。因为打铁是重体力劳动,除了记工外,还补助一些口粮。为了鼓励老手传授技术,培养人材,凡正式带徒弟的,除照上述办法记工外,大队每天再补给一定工分。不论按件记工或按天记工,都保证所得的工分高于同级农业人员20%左右。
专业小组的计工办法是,大队按标准把工分和补助粮发给各专业组后,各组按阶段(即完成一宗活),根据各人出勤天数,技术高低,做活质量好坏,大家评议给每人分多少。如铁业组一般是掌钳的得40%,打下锤的得35%,拉风箱的得25%左右。对质量不好或返工的,谁做的由谁加工,队里不给报酬。分值分配,凡属大队专业组的人员,一律随收入最高队的分值分配。大队把每个人在专业组得的工分按季转给生产队,生产队按本队分值分配;赶不上最高分值的差额部分,由大队补给。此外,对匠人的生活等方面,队里也作了一些照顾,鼓励他们专心生产农具。
确定管理权
确定农具生产专业组由哪一级管理,必须从具体条件出发。芝房大队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群众的原则,确定铁业、荆货专业组由大队管理,木业组由生产队管理。
为什么铁业组由大队统一管理呢?主要有三条好处:(一)便于三个生产队之间的协作。铁业组的人员,大部分是第二生产队的,第一生产队只有一人,第三生产队一个也没有。如果不由大队统一管理,铁匠不容易调济,没铁匠的队就无法生产铁件农具;(二)也便于匠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三)可节约管理人员。这个大队设有一个专职干部,从安排生产,到采购原料,都由他一个人负责。
荆货组只有一个老手,活也比较少。各队认为下放到生产队不方便,所以也由大队管理。
开始木业组也是由大队管理的,去年11月下放给生产队了。因为木业的生产和铁业不同,活多、复杂、零碎,社员做个小东西,也得跑到大队,感到很不方便。再说木匠各队都有。木工组下放给生产队后,采取利用旧料、社员拿料加工等办法,解决了原料不足的困难。
鼓励社员添置农具
芝房大队从有利于生产出发,一面抓农具生产,一面奖励社员添置农具,所以社员添置农具的积极性很高。
奖励的办法:一、合理制定农具价格。大队以不赚钱为原则,对自产的农具价格分三类。第一类是普通常用工具,低于市价二分之一。第二类使用率低的工具,如大锄、菜钯等,按市价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收钱,第三类是与生产直接关系不大的家具、炊具,按市价收钱。社员修理农具时,只收原料费。同时,规定凡在队里购买的农具,由队里登记,不准转卖,转卖者按市价加倍罚钱。二、不同的农活质量,规定不同的报酬。如翻地:深度一尺三的每亩一百四十分;达到一尺五的是一百七十分。因为好工具干活质量高,得分多,又省力气,所以社员都愿意买好工具。
芝房大队发展小件农具的一些办法,是比较好的。因此,小件农具增加得较快,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个大队的工具品种,目前发展还不平衡,有些工具还没有完全满足需要。大队计划今后以修配为主,对不足的工具再生产一批补充起来。另外,还要帮助社员修制一些家具。他们还打算逐步改进技术条件,使架子车和简单的机器零件,也能自修自配。为了解决农具生产原料,这个大队今年已移植小树五千四百多棵,荆条二亩多,开始建立原料材料基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