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阅读
  • 0回复

住在高山不嫌陡——记云南宣威县松林公社怎样全面发展山区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6-11
第2版()
专栏:云南通讯

住在高山不嫌陡
——记云南宣威县松林公社怎样全面发展山区生产
本报记者 黄昌禄 王左生 中共宣威县委 夏朝舜
在云、贵两省交界的乌蒙山区,有一个松林公社,由汉、回、彝、苗、僮五个民族的一千四百零三户社员组成。
这里过去是有名的穷地方。但是这几年来,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57年粮食产量是三百一十五万七千多斤,1961年达到五百三十三万三千多斤,比1957年增加了79%;从1958年开始种植烤烟,产量为一万一千斤,1961年增加到十四万一千一百四十六斤。林、牧、副、猎各业都获得了发展,猪、羊、牛都有了增加。
根据山区特点安排生产
这里气候、土地乃至耕作习惯,与其它地方都有差别,因此,几年来他们从制订发展生产的计划,到提出每一项增产措施,都是根据山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安排。
公社成立后,他们最先从发展粮食抓起。为什么首先抓粮食呢?公社社长杨二顺(彝族)说:1954年他当乡长时,全乡还吃着国家的救济粮。那时他领着群众到一百多里外去背救济粮,每次背七十斤,来回一趟路上就要吃掉二十斤,不靠自己发展粮食怎么行啊!因此公社党委根据松林公社过去单产低和可耕面积宽阔等特点,采取了提高单产与扩大耕地面积相结合的办法。各生产队在一万多亩耕地上,领导社员用增施肥料、改良土壤、深耕细耙、掉换良种、合理密植及抓住节令等办法,经过四年努力,把每亩产量由1957年的一百八十六斤提高到1961年的三百一十二斤。与此同时,开荒扩大耕地五千多亩,平均每人增加了将近一亩。这样,在几年来连续遭到各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保证了粮食逐年稳定增产。
一面增产粮食,一面又开展多种经营,增加群众的收入。1958年由公社提倡,先在地处河谷的三个生产大队试种了八十三亩烤烟,成功后逐步推广到半山及高山区。1961年全公社的十五个生产大队都种植了烤烟,产量达十四万多斤,平均每人收入烤烟二十四斤。
松林公社到处有饲草,到处是牧场,苗族、彝族和汉族社员向来就喜欢养猪养鸡,但过去缺乏种畜和母畜。现在社员在生产队的帮助下,平均每户养猪已达一点二头。此外,各生产队还根据山区条件开展了伐木、采药、打猎、烧砖、短途运输及其它副业。
他们对作物品种的安排,确定高山以种耐寒的洋芋、包谷杂粮为主;半山主要种包谷和洋芋,河谷以包谷、水稻为主,种植节令也根据三种地区的气候条件,因地而异。有些生产措施,还照顾到各民族的特点,如回族不养猪,为了解决他们的肉食,帮助每户回族社员养一两只羊。又如苗、彝等民族在历史上有自己种麻织裙子缝衣服的习惯,在划自留地时,就照顾每户社员多分四、五分麻地,解决了他们织裙穿衣的问题。
办法来自群众
松林公社的干部这几年在领导生产中,凡是决定生产上的重大问题,都事先调查本地情况,总结群众的经验,经过典型试验,再逐步推广。以包谷的合理密植为例,包谷是松林公社的主要粮食作物,过去种得太稀,产量不高,一般每亩只收一二百斤。1958年,公社党委在高山的牛皮洞生产大队作了试验,同样土质的两块地,采取同样的措施,一亩稀植,收了二百五十斤包谷;而另一亩合理密植,收了三百六十斤。但是,这个密植规格是否适合于半山和河谷地区?他们又继续到半山和河谷地区去,先后总结出了三种不同地区合理密植的经验以后,公社党委在公社门前栽了三块“样品地”,组织全社干部和社员参观议论,到1960年,各生产队就根据本队的具体情况,实行了合理密植,对提高包谷的产量起了很大作用。花鱼洞生产大队1958年包谷平均亩产一百九十四斤,1960年实行了合理密植,平均每亩产量达到三百一十斤。
松林公社的干部这几年在领导生产中,也有某些办法不符合高山地区的实际,出了一些错误,造成了一些损失。但后来干部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使错误得到了纠正。消灭低产作物,便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1959年,部分干部认为高山种的荞子和燕麦的产量低,事先没有很好地作调查研究,就把一千亩荞子地和八百多亩燕麦地改种了包谷。这些地都是才开出来的生荒地,土层薄,树根杂草多,肥力不足,种包谷比种荞子多费两倍的工,收成反而比荞子低。1960年春播时,公社党委委员王登早去半坡大队检查生产,回族社员孔庆顺等向他提出意见说,种植应当因地制宜,熟地种包谷好,二荒地种荞子好。山区五谷杂粮都要有一点,不能丢了杂粮。王登早回去向党委汇报了这个意见,公社党委书记就同他再到这个大队调查,发现第二生产队开了七十亩荒地,种上了荞子却上报种了包谷。于是便召开了大队干部和老农座谈会讨论这个问题,有的说:“人不吃都可以,牛羊下了儿,吃了燕麦汤奶好些。”有的说:“后水塘有二十亩二荒地,种荞子亩产二百斤,种包谷只收一百七十斤。”公社干部在其它生产大队,也听到了类似的意见,公社管委会认为群众的意见是正确的,原来要群众一律种包谷的决定是错误的,便规定由各生产队自己作主,因地制宜安排品种,1960年终于恢复了杂粮生产。
还有一些有利条件
松林公社的干部这几年工作做得比较好,还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全公社的干部,上自公社党委委员和公社管理委员会委员,下至生产队的队长,几乎都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其中大部分是土地改革时的骨干,以后又是互助合作运动中的领导人。一部分干部脱产以后,仍然生活在群众之中,公社党委和管理委员会的主要干部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生产队里。一面参加劳动,一面与群众商量工作,这已成为干部的习惯。因此群众对干部无话不谈,干部对群众的困难、疾苦、要求、愿望都比较了解。在我们访问公社党委委员王登早时,他随口可以把全社十五个生产大队所有支部书记和大队长的性格、特点和工作情况一一介绍出来。在这批土生土长的干部中,全公社各个民族的干部都有,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共有二百三十四个干部,其中汉族一百六十人、回族四十六人、苗族二十一人、彝族五人、僮族二人。
第二、全社的干部比较稳定。几年来,十五个生产大队只更换过一个大队干部,六十三个生产队的干部只换了四个。干部的稳定,对于熟悉本地情况、掌握生产规律和积累领导经验,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公社党委和上级党委,几年来一直把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作为教育干部的重要内容。从1960年2月以来,公社党委每月都分片上党课,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以及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等,从未中辍。公社党委的干部下去工作时,也很注意帮助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学会走群众路线。
松林公社在这几年来,生产虽然获得了很大增长,但发展得不够平衡。大牲畜的增长比较缓慢,特别是马,这几年还下降了。目前全社每年运出运入的物资约有二百万斤,全靠人背,平均每个劳动力一年花在运输上的时间在一个月左右,如果多发展一些马,利用马帮代替人力背运,可以节省大批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这一带山上经济林木很多,主要的有栓皮栎、漆树、果树、棕树、竹、茶树等,这几年经济林木的利用和发展都比较差,山上到处是漆树,可是会割漆的人不多,产量很小。野生药材共一百多种,目前已采集的不过四十多种。在粮食生产上,各生产队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有的条件相同的大队之间,粮食的亩产量相差达二百斤。这些问题,现在他们正在逐步解决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