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怀剪”的新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6-12
第2版()
专栏:

“怀剪”的新生
新华社记者 张学愚 阎光银
不久以前,四川大足县龙水镇上游剪刀生产合作社收到一封来信。信上说,“我非常需要一把你社生产的折叠式小剪刀,这种剪刀小巧精致,携带方便,很适合军人和外出人员的需要。”
写信人是驻南京部队的罗国志,他告诉合作社工人,他在他的一个战友那里见到过一把这种式样的剪刀,这把剪刀刻有“大足一社”(这个社的前身)制造的字样。可是几年来他找遍了南京、武汉、天津、沈阳等城市,始终没有买到这种剪刀。
社里读到这封信后,感到非常为难,因为这种折叠式小剪刀,社里早就不生产了。
这种剪刀的确很别致。启用时连把不过三寸长,不用时折叠起来像一只小小挂表。携带方便,外观也很好看,旅行者和部队上的同志特别喜欢它,还给它取名叫“怀剪”。
“怀剪”生产始于何时何地,何人创造发明,已无从查考。龙水镇会制造这种剪刀的匠人也很少。这个镇上有个手工业工人周树荣,在解放前见到一把这种样式的剪刀,感到非常新奇,便着手仿造。他当时见到的那把折叠式剪刀比较大,样子粗笨。他想,这种剪刀既然是为了方便携带,何不把它做得更小巧精致些呢。后来,经过他精心设计,按新式样反复改制,才改成了现在这个样式。
在旧社会,手工业工人要学到一门技术是不容易的,何况这种剪刀当时只有他会做。周树荣在自己的产品上嵌了个小小的“卓”字,表示只有他造的怀剪,才是卓越的、质地优良的产品。他把这门技术保留起来,不传授给别人。直到1954年他加入了合作社,思想觉悟提高以后,才传授了这门技术。
这是一门复杂细致的手工技艺,几年前,周树荣虽然先后带了十多个徒弟,可是真正学到技术的却不多。同时,由于这门手工技艺比较复杂细致,生产怀剪的工效不高,产值不大,社里也没有怎么重视它。1958年冬天,合作社转为国营厂后,生产任务改变了,原先学造怀剪的工人,都被调派到其他工作岗位上去,后来,制造怀剪的工人,仍只有周树荣一人,产量很小,远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去年,周树荣去世了,怀剪也就停产了。
罗国志的来信使怀剪生产得到了新生。当地党、政领导部门为了保持和发扬怀剪生产的独特技艺,指定县的手工业管理部门立即派人作了调查,采取措施,恢复怀剪生产。不久,原先学造怀剪的工人,便陆续从各个单位抽调回来,专门组成了怀剪生产合作社,把怀剪生产固定下来。县手工业联社又帮助这个合作社解决资金、设备、材料等方面的困难;省里还专门拨出一批不锈钢,支持怀剪生产的特殊需要。这样,新成立的怀剪生产合作社便在消费者的关心和各方面的大力扶持下,在5月间恢复了生产。
5月下旬,当记者访问这个生产合作社的时候,他们已经生产出了第一批怀剪。这个社的负责人秦启良是周树荣最得意的一个徒弟。参观时,我们把他做的怀剪,和周树荣亲手做的怀剪相比,外形上一模一样,简直没有什么差别,可是细细一比,新出品的在钉铆上还不及周树荣做的那样精细。秦启良告诉记者,怀剪社的伙伴们虽然都是周树荣教出来的,但后来大都改了行,手艺已经生疏了。现在,他们每天都要抽出一些工余时间来研究生产技术,大家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决心把周树荣的技艺继承下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