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民族历史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 讨论满族史上的一些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6-17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民族历史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
讨论满族史上的一些问题
不久以前,民族历史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根据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辽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提出的《关于满族史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和讨论问题》,先后召开了五次讨论会。出席讨论会的除中央民委的领导同志和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外,还有北京、天津、辽宁、吉林、云南等地的史学工作者和满族人士。会上对满族史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满族的族源问题
关于满族的历史渊源和历史贡献,调查组的意见是:满族的历史主要从明朝女真各部落的统一写起,对满族先世自肃慎至女真只要作适当的追述,表明它们的联系就够了。很多人同意调查组的意见。但是,也有人主张对肃慎以下各代的历史贡献多写一些,还有人主张将渤海和金的历史也写上。
关于满族出现在历史上的时间,调查组的意见是:要把女真各部的统一作为满族登上历史舞台的开始。会上有人主张,明中叶女真部已经有了统一的趋势,这标志了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满族在当时就已经出现了。
满族入关前社会性质问题
调查组的意见是: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是奴隶主政权。进入辽沈地区后,在汉族封建的先进生产方式影响下,满族社会中占主导的奴隶制生产方式逐渐为封建农奴制所代替。
但是,有的人认为,努尔哈赤建立政权时,满族社会中封建农奴制已占主导地位。
清代的民族矛盾问题
调查组的意见是:清军进关和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但是,民族矛盾的实质仍是阶级矛盾。满族贵族驱使满族人民征服中原地区,剥削汉族农民,维护封建统治。经过抗清斗争,清初实行了让步政策。1664年以后,反民族压迫的大规模战争停止了。民族矛盾虽然一直存在,但是它已下降为社会次要矛盾。
与此不同,有的人认为,任何民族之间的矛盾,都反映了阶级矛盾。清军入关后一个时期,民族矛盾在实质上仍是从属于地主阶级内部的斗争,即反满派地主与拥满派地主之间的斗争。
但是,多数人基本上同意调查组的看法,并提出若干补充和修改意见。他们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民族矛盾固然是阶级矛盾的反映,但是民族矛盾并不等于阶级矛盾。民族压迫在阶级社会里是永远存在的,只是有时阶级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有时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当然,在阶级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时,民族矛盾也可以转化成阶级矛盾,但是,这至少要在征服民族结束军事占领,全面开展经济恢复或经济建设以后。因此,他们认为,清军入关以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清军不但打汉族农民,也打汉族地主阶级。南明的抗清力量,就是汉族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合力量。民族矛盾固然在后来,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开始侵入中国以后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它也还是存在的。因此,一直到辛亥革命时,新兴资产阶级仍然把推翻满族的统治作为动员群众的口号之一。
满族及其统治阶级的作用问题
调查组的意见是:对于伟大的祖国的共同缔造,满族是有重要贡献的,主要表现在巩固祖国的边疆,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发展生产,丰富祖国的文化宝库,以及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等方面。
讨论中基本同意调查组的意见。但是有的人认为,在肯定其贡献的同时,还应指出满族统治阶级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所起消极作用的一面。例如,清初满族统治阶级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武力征服,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满族统治阶级对蒙、藏民族的上层采取怀柔政策,对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则采取镇压、掠夺和歧视政策,造成了很深的民族隔阂。清末满族统治阶级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的状况。
此外,会上还讨论了汉军旗人与满族的关系、满族内部的阶级状况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满族等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