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同志式的帮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6-20
第2版()
专栏:

同志式的帮助
编者按:一个人在工作中有了缺点和错误,应不应该受到批评呢?当然应该。但是,怎么样去批评,却大有讲究。特别是一个领导同志,要帮助被领导同志改正错误,就更要认真讲究批评的方法。一个人产生了缺点和错误,总有许多因素,是比较复杂的,甚至是很复杂的。同是一种性质的缺点和错误,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表现,又可能不一样。所以,要去帮助一个人改正缺点和错误,就必须作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主客观的各种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地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这篇通讯介绍一个大队支部书记对一个生产队长的批评和帮助,体现了这种正确批评的精神,值得一读。
4月初,我们到安徽颍上县潘营公社郭庄大队访问。在这里,我们听到了党支部书记侯祥邦帮助郭西生产队长、共产党员陈传富改正错误的故事。
到底是不是“委屈”?
陈传富今年三十二岁,贫农出身,当生产队长有三四年了。工作一向积极负责。他从小在家种地,庄稼活也样样在行。可是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处理事情好独断独行。像去年队里养的一头母猪,一时没有人喂养,他就自作主张把母猪卖了。社员知道后,都埋怨他。有些事情,社员虽然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却固执己见。队里有块三亩多的肥地,去年春种时,陈传富主张种瓜,多收入些现金,队里添个东西方便些。社员们考虑缺乏种瓜技术,不同意种瓜,主张种秫秫,多收些粮食。陈传富没有考虑社员的意见,结果种得不好,没有收到瓜,还浪费了不少工夫,社员一肚子意见。
整风整社期间,社员们对陈传富的工作作风提出了批评。陈传富没有很好检查自己的工作作风,反而埋怨群众,以为大家有意和他过不去。他委屈地说:“脏活累活,我哪一次不是跑在头里,还不是想多打粮食,把生产搞好。做对了,一句不吭;做错了,又是这样主观,那样不民主,我不信大家的意见都是对的。”
陈传富的错误思想暴露以后,大队党支部开了几次会帮助他。陈传富是个经不住批评的人,他在听大家发言的时候,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心里很不是滋味;会后,想过来,想过去,没有想通,最后一气,竟对副队长郭西宇说:“工作干不好,群众埋怨,领导批评,不如回家当社员了。”他心里有疙瘩,工作提不起劲来,队里的工作也就渐渐放松了。
钥匙对窍才能打开锁
支委会分析了陈传富的思想和性格,认为需要细致耐心地教育他,接着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支部书记侯祥邦同志。
一天,侯祥邦来到陈传富家里。陈传富半天没说话,好像和谁呕气似的。
“我这队长干不下去了,还是让我回去吧。”陈传富噘着嘴,气冲冲地说。
“回去干啥,当社员?怎么说干不下去了?工作有缺点,大家提意见,是希望你把工作做得更好,不是和你过不去。有缺点大家都不提,好不好呢?”侯祥邦笑着说。
“要不还让我回郭东去干副队长,郭西我是干不下去了。”
侯祥邦见他很执拗,便说:“现在不是干与不干的问题,也不是到哪里去干的问题。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这时考虑的是如何改正错误,转变工作作风,把生产领导好,挽回自己在群众中造成的不好影响;错误不改正,到哪个队都是干不好的。”
侯祥邦回到大队后,向支委会汇报了和陈传富谈话的情况。大家提出:陈传富的错误主要是作风不够民主,办事主观,要使他改正错误,必须通过具体事实,对症下药。
过了两天,侯祥邦第二次来到陈传富的家,陈传富正在刨园地种胡萝卜,见侯祥邦来,便丢下了大锹。他想队里生产很忙,搁着不问,却来料理自留地,以为侯祥邦准会批评他一顿。没想到侯祥邦立即接过铁锹帮他刨起地来。
当时各队正在加紧犁秫秫茬地,有的已经快犁完了。一问陈传富,郭西队还没犁一半。侯祥邦说:“有啥困难吗?”陈传富觉得这与自己放松领导有关系,但是牲口少也是一个原因,便说:“咱们牲口太少了,只有三头管使的,进度很慢,实在没有办法。”
晚上,侯祥邦帮助他开了个社员会,把困难提了出来,向群众问计。会上,大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办法。第二天,侯祥邦又和已经犁完秫秫茬的新东队联系,按照合理计酬的原则,动员新东队出动了两犋牲口,支援他们犁了一天。全队社员群策群力,加上外队的支援,不到三天,秫秫茬就全部犁完了。
陈传富看到自己队里的活赶不上去,心里也委实着急。没想到,侯祥邦把问题交给大家一讨论,提出了许多好办法。
侯祥邦看到陈传富思想开始有些活动,心里很高兴。一天下午,老侯又到了郭西队,一来看看队里“三秋”生产是怎样安排的,二来看看陈传富思想有些啥变化。这时陈传富正坐在地坎上望着天发愁,一见侯祥邦,着急地说:“老侯,我们‘三秋’任务大,劳畜力少,忙不过来,又下连阴雨,你看咋办?”侯祥邦再一次启发他说:“众人是圣人,还是找社员拉拉吧。”
晚上,侯祥邦又帮助他开了个社员会。大家算了算各项农活需要劳畜力的细账,认为只要合理安排,大家再辛苦一点,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根据大家提出的办法,雨一停,马上就行动,全队“三秋”任务顺利地完成了。
此后,陈传富开始体会到,“众人是圣人”这句话一点不错。前后一对比,觉得以往许多事办坏了,都是自以为是、不相信群众坏的事,大家的批评是对的,以后可不能再独断独行了。
请老人谈过去受苦的事
又一天,侯祥邦已是第五次去找陈传富了。他想,陈传富认识已基本转变,但是不是很巩固呢?他知道他家老几辈种过地主的地,给地主扛过长工。陈传富小时候,还要过饭。他决定叫他爷爷和他谈谈过去受苦的事,这对他可能有些帮助。
他爷爷今年八十四岁了。当他知道陈传富不愿担负工作,便有些生气。他把从来没有对他说过的受地主剥削压迫的事实,一件一件地对他说了。最后说:“不是共产党,咱穷人能翻身吗?如今老百姓当了家,大伙把生产队这个大家业交给你管,你没管好,大家提提意见,你就不愿干了,这是跟谁斗气呢?队里的事情,贫农不干,难道还能叫地主富农干吗?”
陈传富听了他爷爷的话,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又羞又愧,一阵辛酸,眼泪一颗一颗地往下淌。这天夜里,他躺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越想越难受。第二天一早,陈传富找到侯祥邦,激动地说:“老侯呀,过去我错了,队里的工作没有做好,对不起党,对不起社员,以后我保证要好好干,坚决改正错误,队里的事一定要由社员当家作主。你瞧我以后的行动吧!”
学会了和社员商量办事
从那以后,陈传富真正转变了。在一次社员大会上,陈传富主动检查了过去的错误,保证以后改正,还希望大家对他监督和帮助。大家看到陈传富转变了,都很高兴。青年社员郭文友说:“过去咱们队的生产没有搞好,不能全部怪传富,我们大家都有责任。我过去出工拖拉,干活不讲究质量,队长批评几句,还不服气,和他顶撞,其实是我不对。”这些话给陈传富很大鼓励,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4月初,久旱以后下了一场小雨,必须在两三天内就把秫秫种下去。可是牲口不足,怎么办?陈传富召开了社员会,把困难一讲,大家就议论开了,一致提出把三头小牛,一头老驴同四头大牲口配犋使用,这样就可以由两犋增加到四犋;犋数增加了,牛绠、牛轭[è]不够用,大家又提出用担绳和拉车的牛轭代替。
种秫秫期间,时间紧,活很忙,陈传富顾不得回家,就睡在生产队办公室里。夜里别人都睡了,他还要把工具检查一遍,发现哪里坏了,自己能修的,就把它修好。白天照样跟大家一起干,并且总是抢重活干。大家看到队长这种忘我的劳动精神,越干越起劲,只一天半就把秫秫种下去了。
不久前,陈传富受到了社员和大队的表扬,郭西生产队各项工作,也受到了表扬。
颍上县委编写组
安徽日报记者 程在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