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老挝的民族文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6-20
第4版()
专栏:

老挝的民族文学
冯建伟
老挝的民族文学历史悠久,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目前,老挝文学工作者在创作新作品的同时,正在积极挖掘民族文学的历史宝藏,整理和出版优秀的古典文学和口头文学作品,有计划地接受和传播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佛话和神话
据历史资料记载,佛话是老挝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形式之一。
远在十四世纪中叶,古老的澜沧(万象)王国,受了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就产生了最早的佛话文学。当时,传诵最广的是一部叫作《加达甘》的佛话集,这部集子包括五百五十个故事,完全是记载哥达玛佛在修成正果以前的转世情况,中间虽然夹杂着印度的一些民间传说,但基本上能反映老挝的社会和人物面貌。
和佛话差不多同时诞生并且同样受到老挝人民喜爱的神话故事,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都有了进步。有许多神话故事是采取类似《天方夜谭》的形式,由一人讲述而把大量短小有趣的故事汇总在一起。比如,著名的班巴丹德拉的神话故事集,就是把丹德莱皇后讲述的三百六十多篇故事汇总的集子。
民歌
“每个老挝人都是一名歌手”,用这句话来形容老挝人民非常热爱民歌是很恰当的。他们在战斗中,用民歌来激励革命意志和奋发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用民歌来表达自由幸福生活,抒发情感。
老挝的民歌有儿童歌谣,有老年人的祝愿调,有农村妇女的催眠曲,也有青年男女爱唱的情歌。情歌传播最广,几乎每个青年男女都会自编自唱。在老挝各地,一个村甚至几个村的青年每当劳动之余,便穿上节日服装,男子从竹壁上摘下芦笙,女子把纺车搬到屋檐下,相聚一起,举行情歌对唱。青年人的恋爱生活常常是从这种场合开始的。
老挝人民按照传统习惯,每逢佳节,就要高扎彩棚,举行对唱赛歌。这种对唱赛歌往往成为民歌的大会演和总检阅。赛歌开始后,参加者在唢呐伴奏声中互唱祝福词,然后转入快速的“朗徘”曲调。这种曲调的第一乐句是自由式吟咏,但接下去的歌词就是有韵律的三字、四字或七字的诗句,唱起来,委婉动听。这种对唱多半是以家乡的景物为起句,采取问答形式,逐渐扩展开来,天上地下,海阔天空,一直可以唱个通宵,表演者和听众都津津有味,毫无倦容。
去年12月初,川圹省解放区的寮松族人民在丰沙湾镇举行了盛大联欢会,欢度解放后的第一个新年。会上,寮松族人民编唱了许多新的歌词,其中一首是这样的:问:是谁使我们翻身?
是谁使我们解放?
是谁给我们带来幸福?
是谁给我们带来欢畅?答:靠劳动得到幸福,
靠斗争得到解放,
靠“巴特寮”(寮国战斗部队)英勇善战得到和平生活,
靠老挝爱国战线党的英明领导得到翻身和欢畅!

从十六世纪起,老挝民族文学有了新的发展:用深字(写经用的字)写的古典文学出现了,散文体的小说也诞生了。以后,又有了用老文写的长篇叙事诗,涌现出一些著名的诗人。
在老挝古代的诗篇中,歌颂纯洁的爱情、英勇反抗外族侵略和国内黑暗统治势力,以及正义战胜邪恶等,是最广泛的题材。诗歌中颂扬的正面人物常常是俊秀、英勇、足智多谋的民族英雄,美丽坚贞的姑娘,乐善好施、普济百姓的法师;鞭挞[tà]的反面人物是残暴、阴险的封建主和官吏、商人等。
在长篇叙事诗中,宗教的作用越来越淡。有些诗则利用宗教的道德伦理,来表达人民的哀乐和善良的愿望,鞭笞[chī]世上的邪恶,伸张正义和仁慈。与此同时,诗的艺术技巧跃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例如,十六世纪最享盛名的民族诗人信塞的长篇叙事诗,长达十五章,它的主题鲜明,结构严密,无论写人、写事、写景,都表现了高深的艺术造诣,堪称老挝最优秀的诗作。
口头文学
在老挝,口头文学和某些文学形式一样,虽然没有见之任何经典,但却世世代代珍藏在广大人民中间,闪烁着生命的光辉,永不衰朽。
人民群众是口头文学的创作者和传诵者。从内容上看,口头文学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健康、乐观、幽默的情调。与书面文学相比,它更显得生动活泼、简练明朗,很少有外来和宗教的成份。
民间故事、传奇和寓言,是老挝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作品,例如《信棉》,类似我国的《聊斋志异》。它描写的是一个很聪明的鬼的故事,这个鬼长于辩理和讽刺,常常当众揭露社会上的显耀人物,给他们以无情的打击。
此外,民间俗语、民谣等也属于口头文学。有些民间俗语总结了人们的阶级斗争和与大自然斗争的经验,以简明的语言和押韵的调子传播开来,家喻户晓。
十九世纪初叶,法国殖民者开始入侵老挝后,老挝的民族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在湄公河沿岸较大的城镇里,出现了西方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文化,民族文学受到排斥和摧残;另一方面,在广大农村里,随着汹涌澎湃的抗法运动和民族的觉醒,大批爱国文学工作者和革命知识分子,创作了许多诗歌、小说、散文、随笔等革命文学作品,揭发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颂扬了人民抗法斗争的英勇不屈的事迹。从此,老挝的民族文学真正成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有力武器,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朋友和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