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大西洋联盟的链环有多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6-21
第4版()
专栏:外论摘要

“大西洋联盟的链环有多强?”
编者按:6月4日的美国《新闻周刊》的这篇文章,在字里行间夹杂着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污蔑;在评论美国政策时,也远没有揭示出它的本质。但是,它提供了不少材料,说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力量消长变化,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控制,已越来越困难了。腊斯克打着“加强北大西洋团结”的旗帜而开始的对西欧的访问,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进行的。
“他们到底为什么不能理解,应该让欧洲人管理欧洲的事。他们自己的那个辽阔的半球上的苦恼也就够多了,为什么不能认识:如果让我们欧洲人肩负我们自己挑得起的担子,就是对他们做了一件好事”。
说这话的是法国总统戴高乐。这是上周他在爱丽舍宫私下对他的三个助手说的。“他们”一词,是戴高乐提到法国的老盟友美国时的称谓。戴高乐用他那不可摹仿而又惹人发怒的态度,宣布脱离西半球而独立。这样,他就道出了西方联盟的一个极其重要而又根深柢固的危机——欧洲大陆与戴高乐所谓的“盎格鲁—撒克逊”之间日益扩大的分裂。
大西洋联盟的分裂,这并不是破题儿第一遭。但是与从前在个别问题(例如阿尔及利亚、萨尔、刚果问题)上的分裂不同,这一次是对联盟本身整个性质的争论:谁来领导这个联盟,领导的方向又如何?
愤怒的交锋
分裂首先表现于最近以来大西洋两岸腊斯克与阿登纳之间、戴高乐总统与肯尼迪总统之间以及美国政府与共同市场之间的言词交锋。这些交锋的后果,不但关系着华盛顿与欧洲之间的和睦,而且也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未来岌岌可危。
就在不久以前,大西洋共同体是由两个主要的链环联系起来的。一个是美国的经济优势,另一个是对苏联发动侵略所怀的恐惧。时间与变化使这两个链环都生了锈。欧洲已经不再感觉昔日对美国的那种依赖,而用军事的术语说,法国核打击的潜力与强大德国(西德)陆军的配合,有朝一日可能使欧洲大陆拥有最低限度的遏阻力量,以抗击俄国人的进攻,而这种进攻已经愈来愈显得不会发生。
欧洲共同市场的迅速发展,已经使欧洲成为第一流的经济力量。共同市场六国的钢的年产量是七千三百万吨,接近美国的九千七百万吨;六国的汽车年产量达三百六十万辆,冰箱和洗衣机的产量增加了十倍;共同市场的黄金美元储备现在已经超过了一百六十亿美元,约与美国的一百六十三亿美元相当,而共同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为5%,是美国的一倍。如果英国和它的“七国伙伴”像一般预料的那样参加共同市场,新欧洲的集体力量就十分可观,它的黄金美元储备将为美国的两倍左右,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达三千亿美元以上,它的每年的新投资将要远远地超过美国。
现在,欧洲人不再满意于接受美国人对欧洲人的命运的操纵。这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与大陆集团之间的危机的本质。
戴高乐与第三种力量
戴高乐是大陆对美国的领导地位发动革命的领袖。就是他企图把新欧洲组成为由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强大联盟。戴高乐自称为大西洋联盟的热烈支持者。但是他对最近的历史的看法与华盛顿的有所不同。戴高乐一方面力图建立法国的独立的核打击力量,另方面他认为新欧洲应该与俄国人和解。值得一提的是戴高乐祝贺加加林“给欧洲带来了荣誉”,而他称赞格仑中校是“伟大的美国人”之一。
戴高乐决不是孤零零独自一人抱有新欧洲的梦想。他至少受着少数法国人盲目的支持。戴高乐也可以指望国外的支持。意大利总理范范尼在都灵与戴高乐私下谈话时,听了戴高乐对他的见解进行了一番解释以后,肃然起敬地说,“总统先生,听你谈话,就像是读了一页圣经”。不过,最重要的支持来自德国(西德)总理阿登纳。长久以来,阿登纳一直避免在华盛顿与巴黎两种看法之间有所抉择。阿登纳似乎与戴高乐达成了默契:波恩支持戴高乐阻止“盎格鲁—撒克逊”加入共同市场,或至少是提出苛刻的条件,而巴黎则阻止柏林问题达成协议或至少是提出苛刻的条件。阿登纳曾在上月宣称,“我们不应该放弃经济上强大的西欧这个目标”,“未来的历史学家将看出以法国和西德的友谊为基础的这个组织,是我们时代最有建设意义的因素”。
大西洋的抉择
华盛顿官员们认为戴高乐以法国的伟大哄骗自己。这种伟大是与法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因此,华盛顿反对戴高乐为获得美国核武器而作的一切努力,同时也拒绝了戴高乐提出的有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三大强国“领导地位”的建议。华盛顿相信大多数欧洲人和美国人一样,反对戴高乐建立欧洲第三种力量的企图。国务卿腊斯克说,“并不是戴高乐反对我们,而是他反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其他十四个国家”。
与戴高乐针锋相对,美国对大西洋联盟未来的领导有自己的看法。美国人的看法可以总结为一个名词——“大西洋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最后是一个有限的欧洲与美国一起结成一个更广泛的同盟,把英国、加拿大、或连大洋洲都包括进去。肯尼迪总统说:“大西洋的统一,代表着历史的真正的道路。我们的命运方向指向共同体……美国决心实现这个命运”。
问题在于“大西洋共同体”是什么?它到底要干什么?
目标:希望建成一个大西洋合众国,最终只有一个议会、一个军队、一个共同的国籍。最近的将来,实现这个目标的希望并不大。国会两院确曾于1960年通过决议,赞成美国加入“大西洋会议”,但是“大西洋会议”是非官方的。肯尼迪总统最近强调:“我并不建议加入共同市场或改变我们对政治主权的概念,既无此种必要,也没有好处”。肯尼迪的“共同体”大体相当于一定的“合作关系”的概念,美国作为一方与一个包括英国在内的统一欧洲的合作。没有英国,新欧洲必然会被法国人和西德人所控制……。如果英国在它与英联邦和美国的链环有了保障的条件下,参加了共同市场,那么通过英国人可以保存泛大西洋联盟的主要特点。正是由于对这种历史可能性的认识,肯尼迪总统才那么热烈地赞助英国参加共同市场。不幸,英国参加共同市场的问题取决于欧洲,尤其是取决于戴高乐。戴高乐提出的条件也许过高。法国—西德似乎肯定反对迅速推进肯尼迪总统的大西洋共同体目标。甚至于其他一些与戴高乐见解不同的人,也认为目前提出大西洋共同体只能使欧洲的统一问题陷入混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