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种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7-03
第2版()
专栏:

种子
新华社记者 赵昌春 魏文华
初夏的一天,我们在山东掖[yè]县西由人民公社王贾大队的一块小麦试验田边正看得出神,一个推胶轮小车向场上运麦的姑娘,趁休息时间跑过来招呼我们。她热情地介绍说:“这块试验田共有五十个品种,那边是引进的良种,这边几垅是我们正在培育的两个品系——‘王贾八号’、‘王贾九号’。”
这位身材高大、留着齐耳短发的姑娘,就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民研究员张焕英。跟着她的指点看去,眼前试验田里的小麦真是多姿多态,有的长芒,有的短芒,有的高秆,有的矮秆;那有芒的“碧玛四号”,穗儿修长,体态匀称;没芒的“姑子头”粒子裸露,金黄耀眼;“辉县红”早熟的红里透紫,晚熟的却依然青翠水绿。每看一个品种,姑娘就顺手拔下一棵,熟练地道出名称、特性、优缺点。
没来之前,早就听说过这个农民研究员的事迹。她自高小毕业参加农业生产后,不但学会了耕种锄割,劳动出色,而且刻苦学习,坚持引种育种试验七年如一日,出席过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和山东省农业建设群英会,参加过全国农民育种家座谈会。眼下见她推着载满麦捆的车子,冲田埂,过沟渠,同一个壮小伙子不相上下;听她介绍麦种,又是那么熟练,这些都使我们对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原来张焕英对育种工作有感情,还是受她父亲张永茂的影响哩!
王贾生产大队地处渤海之滨,人多地少,一人才合亩把地。解放前不少人靠做买卖、下东北开荒度日。土地改革后为了多打粮食,共产党员张永茂从互助组时起,就同别人一道,到处借种引种来进行良种试验。当时小小年纪的焕英,每逢放学回家或是假日,就跟着父亲转,帮帮忙,慢慢对庄稼有了浓厚的兴趣。张永茂在农业生产上下功夫钻研,后来被聘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民研究员。父亲的研究精神感染了女儿。
1954年,焕英高小毕业了,正准备升学。当时她父亲领导的农业社,连个会计、记工员都难找,社员们纷纷叫社主任劝他的女儿焕英留下。父亲征求女儿意见,焕英同意留下参加了农业生产。
她一参加生产,父亲就对她说:“你劳动下劲干是需要的,书本也不可丢了,社里留下你增加了一个劳动力,也希望你能文能武啊!”经父亲在支部提出,社里成立了业余学习小组,订了报纸和几份农业技术杂志,帮助张焕英和村中其他知识青年学习政治、文化和农业技术。随着农业社的扩大,父亲担任了党支部和社里更多的领导工作,便把良种试验工作交给了焕英她们。焕英就跟十二个高小毕业生一起,边劳动、边学习、边试验良种。那时她和伙伴们简直成了种子迷,看到报纸杂志上介绍哪里有好品种就汇钱去买,外出开会听到新品种也千方百计弄回来试验。几年来,她们引种成功的玉米“黄县二马牙”和小麦“钱交”、“蚰子”、“碧玛四号”等品种,逐步代替了原先产量低的本地种,增产幅度一般在15%左右,高的达30%以上。
焕英对种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她和同伴们看到各种品种都有优点、缺点,想着能不能杂交培育出一个新品种,去其缺点、保留优点呢?但又怕科学知识底子薄,失败了丢脸。党组织知道了她们的想法,就鼓励说:“怕什么,失败了再来!”父亲也支持她,鼓励她。她们看到“平原50号”小麦穗大、粒多、抗锈病力强,但口松容易落粒,就用它做母本;“大粒半芒”小麦抗倒伏,口紧不易落粒,但易招锈病,用它作父本;加上另外的“蚰子”麦和“碧玛四号”,“钱交”麦和“蚰子”麦等,共五个小麦品种,分三个组合,于1956年进行有性杂交试验。当年小麦扬花后,她们就在地里拿着镊子,一粒粒授粉。有个别人听说大姑娘搞什么杂交,就背地里笑话她们;有的人看她们在地里挑挑选选,说是糟蹋了庄稼。她们却不放在心上,始终记住党的话,一面宣传选育良种的好处,一面继续进行试验。头一年一共授粉杂交了十多株小麦。为了防止品种混杂和倒伏,她们给这些小麦套上纸袋,绑了木棒。以后年复一年坚持选育。她们是一些高小毕业生,不大懂科学技术,就向书本学习,向外面来的人请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院,以及其他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都热情地帮助她们,在关键问题上指点她们,鼓励她们坚持下去。连续六年,她们已从一百多个组合中选出了两个穗大、粒多、秆粗、抗倒伏并且抗锈病的品系——“王贾八号”、“王贾九号”,今年已是杂交的第六代了。去年她们送种子到农业科学研究机关鉴定,研究人员赞扬说:“这两个尚未最后定型的品系是有希望的。几个高小毕业生坚持不懈地搞到这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们到张焕英家里作客时,看见她读的书,除小说外,还有《小麦生物学》《中国小麦栽培学》《达尔文主义浅说》《米丘林生物学通俗讲话》等,有的她做了笔记。我们还看到她父亲张永茂当年搞品种试验时,曾经做过的详细记录,也看到张焕英的记录本,她在里面记载着小麦、玉米等许多作物的品种名称、播种方法、播种时间、播种量、生长情况,直到一些品种的穗长、每斤粒数等等,记得认真不苟。她的笔记字体端正秀丽,文字通顺明白,科学术语准确在行,谁想到她就是八年前高小毕业的一个农村姑娘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