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阿昌族的长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7-05
第2版()
专栏:

阿昌族的长刀
相传明将沐英,向云南阿昌族人民传播了冶铁技术,“阿昌刀”对滇西人民经济生活起了很大作用。
居住在滇西边疆的景颇族男子,差不多每到十一二岁就开始背长刀,从这以后长刀就成了他的终身“伴侣”,死后还要把它作为殉葬物。长刀,既是他们主要的生产工具,也是时刻不离身的生活用具和自卫武器。“刀耕火种”时砍树、砍草和挖地砍田埂都要用它;砍木头、破竹篾来盖房子、编竹器,也全靠它。它同时还是一种装饰品,景颇族的男子无论出门、作客、请酒,随身都背着一把美丽而威武的长刀,以壮观瞻。
但是,景颇族没有自己的打铁匠。生产这种长刀的是阿昌族。这是滇西另一个少数民族,大部分聚居在陇川县户腊撒地区(德宏傣[dǎi]族景颇族自治州最西部同缅甸相邻地区),约五千多人。此外,还有一小部分阿昌族人居住在盈江和梁河一带。阿昌族人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打铁,数百年来世代相传,具有很高的打铁技术水平。他们生产的铁器有长刀、尖刀、砍刀、斧子、犁头、锄头、镰刀以及剪子、锅铲、马掌等三十多种,其中以长刀、尖刀、锯口镰刀最为出色。这些刀的特色是坚韧、耐用、美观和式样多。人们形容长刀的锋利,“拔一根头发放在刀锋上,用嘴巴一吹就能吹断”。在长刀的刀背上,有的还刻出十二生属的图案,嵌上黄铜,成为美观的工艺品。尖刀也是薄而适用,傣族的男子差不多每人腰里都挂一把,经常用它削水果皮、切东西或破竹篾。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山水阻隔和历代统治者人为限制,居住在滇西边疆的少数民族,要想从内地获得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很困难的。由于阿昌族长期以来生产了大量质量很高的铁器,供应傣族、景颇族、傈僳族以铁制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这对滇西边疆各族人民的经济生活起了很大作用。现在,滇西的盈江、梁河、瑞丽、潞西等五个边疆县所需长刀、尖刀等工具,仍然大部分需要依靠阿昌族人民生产供应。阿昌族人民生产的长刀还远销到怒江的傈僳族、临沧的佧佤族、中甸的藏族等地区。据了解,这里生产的铁器最高年产量达到二十万件左右,打铁收入占工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
为什么在这个四周手工业很不发展的边疆地区,却有一个打铁业高度发展的民族存在呢?阿昌族人聚居的户腊撒,介于盈江、莲山和陇川之间,居高临下,扼德宏地区边沿各县通往内地的交通要道,所以自古以来就成为建瓴之地。据传,明朝洪武年间,明将沐英率领军队来到户腊撒,看到这里地势险要和自然条件优越,就把这里作为他的庄园,留下一部分军队在这里屯垦,称为“沐庄”。沐英留下经营庄园的士兵中,有一部分是从事制造和修理军械的军匠,他们在这里长期定居下来后,把制造铁器的技术和其它手工艺都传授给了阿昌族人民。因此,远在明代,阿昌族人民就开始掌握了制作铁器的技术。至今,还有一些阿昌族的老人能制作古代兵器,并说这些技术是由“南京来的祖辈”传下来的。
从去年以来,党和政府为恢复和发展阿昌族的打铁业做了不少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原材料供应和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收益分配等问题。今年,国家把这里列为优先供应钢材的地区,先后拨下了质量较高的钢材二十五吨,够用一年以上。中共陇川县委的负责人并且在这里召开了老师傅会议,初步解决了工农之间、师徒之间在报酬上合理差别的问题。因此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显著提高。今年名牌产品如长刀、尖刀等都较去年同期增产一倍以上;百分之八十的长刀做到刀口和刀口相碰不卷口、不缺口。
新华社记者 金雨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