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向机器工业迈进! 记北京各兵工厂的转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15
第2版()
专栏:

向机器工业迈进!
记北京各兵工厂的转业
本报记者 商恺
迎接全国经济建设的高潮,北京市一些零散的兵工业于今年七月间分别合并,组成北京机器总厂和三个分厂,转兵工生产为和平建设生产,进行机器制造。兹将四个月来北京机器厂的情形与经验介绍于后,供各地参考。
从实践中改革机构
国民党所遗留的北京兵工业(九所十二处)中,机构庞杂,制度紊乱,作风官僚化,障碍着生产的进行。北京机器厂成立后,即确定在现有基础上,从实际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的彻底改革这腐朽的一套。首先是将把持着各所负责地位而既非企业管理人员又非技术人员之特务、官僚、退伍军官、少数恶迹昭著的首要分子停职停薪,迅速确定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支持工作与改革机构的骨干。接着即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了总所领导机构,增设了技术部门与生产管理部门,并将不必要的机构合并或撤消,该有而没有的机构予以建立;然后再从实践中随时研究修改和补充。例如该厂从前的仓库,只单纯负责收发保管,不适合新的生产需要,遂改建器材料,经常负责计划统筹采购原料器材,建立预算决算制度,供应生产需要,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在人员的配备上,也是从实践中进行调整:先初步了解干部,将工作职位初步确定,然后从实际工作的考验中,根据各人工作能力的强弱及特长,再进行个别的调整,使干部都能发挥作用。为了更切合实际,八月下旬又实行民主调整机构与人事。四个月来,该厂不断地根据工人意见,修正了机构及制度中的许多缺点,建立起一套比较合理的组织机构,人事配备和生产管理制度。
一面开工,一面整修机器与厂房
北京的兵工业,大部都是一些零散破烂的修械所,缺乏较大的完整的机械设备,和宽敞的工作房。尤其经过国民党官僚统治之后,更是厂房坍塌,机器残缺。该厂为了使机器和厂房的整修能切合新的生产需要,决定将整修工作放到生产过程中去进行,并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实行逐步增设。他们将全体员工分为修理、按装、生产三大组,各有专人负责领导,分头进行。首先根据新的工作性质和生产过程将所有的车床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和改装,将一些长年不用的机器,进行擦锈擦油修配机件,总厂在原有的基础上,恢复了一座一千平方米的翻砂厂,六个大的工作间,各分厂也都检修了全部机器。整修后发现有不合适的地方,随时在生产中研究纠正,使之更加合理,适宜于机器制造。该厂目前正在计划建立机器卡片,将每部机器的出品、效率、配件、寿命等进行详细的考核、登记,以便精确的计算生产力,实行精确的成本核算,为大规模的正规生产和企业化经营打下基础。
承揽外活,解决资金困难
机器制造,必须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因此也就需要大批的资金以供周转;在目前财政比较困难与整个国家的机器生产计划方针尚未确定,不能实行国家定货的时期,如果完全依靠政府支持,显然是有困难的。因此必须寻求自力更生的办法,主动接洽一批外活,增加资金收入,来支持转业的进行。北京机器厂一开始,便主动承揽了天津中纺公司五台架煤机、两万件纺织机零件、八万套磁瓶螺丝和铁道部的一百五十一套水鹤的制造任务。根据三个半月的统计,除总公司拨给款三亿元外,外面定货收入亦达三亿元之多,不但使原料得到了充分的供应,而且一千四百员工的工资也得以及时支付,同时支持了厂房的修建和机器的修配。
在转业期间接受外部定货,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根据本厂技术条件,机器设备,制造能力,原料材料之来源进行充分研究估计,再签订合同,以免反工(重做)浪费报废或延期,影响信用和订货部门的计划及本厂职工转业之信心。例如最初该厂尚未建立便先给天津中纺公司制造架煤机,当时对用工用料和生产力计算不确,盲目受货,在制造过程中几度反工,以致延误一月之久,亏本很大。第二、不要一开始就想制造大批的大型的复杂机器,要根据实际需要,从简单的零碎的局部的粗糙的做起,逐渐扩展,提高技术和效率,为制造精细复杂的机器做好准备。第三、要从发展生产、提高技术出发,防止营利观点,对外签订合同时,以能收回工料费、管理费,支持生产为原则,普遍建立信用。而鼓励员工从省工省料、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中来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第四、要带领私营机器业向前发展。因为原来的兵工生产设备,不完全适合于今日的机器制造,例如缺乏大的翻砂厂,便是一个困难,如因一时任务重大而盲目增添工人,增添设备,即会造成机器设备的不平衡,给以后的正规生产遗留下困难。因此北京机器厂在接受定货之后,曾将大部分翻砂工程和螺丝制造交由几个私营工厂去做,条件是供给他们以原料,并给以一定利润。四个月来,经该厂带领起来的私营铁工厂与翻砂厂已有十余个。
在生产实践中学习新技术
兵工转业过程中,培养职工学习新的技术新的业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北京机器厂原共有一千余军工工人,除极少部分的人曾在小型铁工厂做过工,具有简单的机器制造技术外,一般都没有学习过机器制造。因此在转业过程中遇到了技术困难。针对这些困难,该厂采取的办法是在现有工人的现有技术水平上,在实际生产工作中进行培养与提高,并尽可能找到一些熟悉机器制造的技术工人,做为骨干,带领全体工人,分别学习某生产过程中某一技术。学习同一技术的工人技师等可在一块研究。比如在翻砂过程中,起初必须用木柴火烤干砂箱,铸一套水鹤就得两天,浪费大,效率低,成本高。经翻砂工人召开座谈会反复研究后,改用湿模子翻砂,节省了大批木柴,熔铁技术也大为提高,做一套水鹤只需要一天了。与此同时,其他技工在使用工具及各种动作上,由于不断的研究改进,工作效率也都有提高。因此基本克服了“造枪工人不能造机器”的错误说法。最近该厂更建立了工人夜校,号召工人学文化,学理论知识,学技术,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提高。
随着生产的发展,及时调整工资
该厂工人的工资,过去是根据兵工生产的技术规定的。例如在造枪和修械时期,翻砂工程很少,翻砂工人的工资也就比其他工人低;转业后,翻砂成了机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部分,因此以前的工资标准,已不适合于新的情况。总厂和分厂在转业前后,都曾初步调整过一次。
经过一段新的工作后,工人之间不同的技术水平,不同的工作能力,逐渐暴露。有的技术高而工资低,有的技术低而工资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开始影响生产情绪。因此该厂根据新的情况,采用民主方式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工资。第二次调整后,近又发现在同一工资下,仍有劳逸不均的现象,急须根据“多劳多酬”的原则,实行一种定量生产,超额奖励的办法,以适应新的生产情况。
今后尚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北京机器厂的转业任务,现已基本完成,为将来进行正规化生产创造了发展条件。但也还有一些弱点存在着。第一,党政工的配合还不很够,未能更具体、更系统、更有计划地将各方面的力量科学地组织到生产过程中去。第二,虽然建立了比较合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但仍有一些地方执行得不够熟练和彻底,例如有些数目字还不够精确,有时手续上还不够严格等。在管理上,核算制度还没有完整的精确的建立,有些地方还有浪费现象。第三,在转业过程中,大家的技术与业务都获得不少进步,但并未完全熟练。这些都需要该厂今后继续努力,以求改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