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开展冬学运动的几个主要关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15
第4版()
专栏:

开展冬学运动的几个主要关键
去年华北区的冬学运动,有的地方开展得很好,有的地方则差,一般说,存在着不普遍、不平衡或有始无终的特点,其客观原因是:
就本区言,是参军、参战、支前、结束土改以及冬季生产等任务繁重。如察省一专区一个县,需要出十六个民兵连,五十四个毛驴连(四十五头为一连),妇女们每人要做七双大鞋,年前就得赶出四、五双。在这样的繁重任务下,开展冬学是有困难的。
部分地区,因过去执行政策发生偏向的影响,新旧干部不够团结,有些群众对土改后积极从事生产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有的说:“往年上冬学可以分果实,今年上冬学干什么?”再加上干部怕犯“作风”(错误),对于冬学不管或不敢管,致冬学陷于无领导无组织的自流状态。
个别地区受敌拔乱(如晋中冀鲁豫和一些接敌区域),并因灾情严重(如@山等县黄河水灾),群众忙于对敌斗争生产自救,开展冬学也比较困难,正如安阳一个农民说:“没吃的是大事,上冬学是小事”。
以上困难直接影响着冬学的开展,但据各地区的经验证明,这种困难和影响是可以克服或减少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加强统一领导。同样的条件(如以上所举的情况),同样的基础(如老区在一九四六年前即有冬学运动基础,土改中间大部停顿),冬学有可能开办而没有开办的,有可能办好而没有办好的,其主要关键决定于有无领导。冬学的领导,一是上级的指示号召和检查指导,二是县级起决定作用,三是村级保证具体执行。有的地区注意了冬学的领导,而且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冬学就开展的很好,如冀南元朝县解决了冬学的经费和师资问题(全县一百八十个专任群校教员中,有一百个人支给津贴米三○—五○斤,其余八十人也免了战勤任务),这样群众教育不但能普遍的开展,也能长期的坚持。反之,如果整个领导上对教育工作应有的重视不够,而教育系统干部又忽视社教工作,冬学便很难开展起来。冀中饶阳县教育科杨科长检讨说:“在思想上认为小学搞不好不行,民校开展不起来没有什么”。搞好小学的思想是对的,但不应忽视冬学。还有某些县教育机构不健全,或者因参加了中心工作疏于对冬学的领导,以致形成只布置不检查,指示一到村就没人管了。
去年冬学的经验证明,要加强统一领导,必须贯彻以下两个原则:
(甲)一元化领导,不应是“单打一”的工作作风,而是将群众教育工作放在统一领导之下去进行,如冀鲁豫濮县除集训冬学教员外,在去年十一月全县干部大会上,作了冬学工作的传达,引起全体干部注意。各区在村干会上作了具体布置,提出“翻身要翻心,识字换脑筋”的号召,并规定由做驻村工作的干部结合丈量土地,进行政治教育。在村里打通全体干部思想,成立冬学委员会,讨论开办冬学问题,等各方面条件成熟,群众也有了自愿的要求,才正式上课,这样自上而下的动员、加上自下而上的组织,冬学便容易办好,并能够坚持。
(乙)发挥组织的作用,加强领导,干部负责,积极分子带头。在建团的地区,青年团则更起着保证的作用。安平县四个区,六十二个民校中,就有五十五个是这样做起来的;平山九十二座民校中,有六十二座是由青年团领导的。前辛庄主要干部十五、六人,每日早上学习,注意报上工作经验介绍,联系本村实际进行讨论,并选择一定材料,明确分工,决定那个干部讲那个材料,干部即民校教师,早上学习即是晚上的讲课准备,这样推动了群众的学习运动。这个经验说明了干部必须是学习中的参加者与带头人,光是站在群众的学习圈外,动员以至强制群众去学习是不行的。特别是在新形势发展下,必须提高干部政治文化水平,组织村干部学习是重要的,如果能与群众学习结合起来,不仅带动了群众,而且也受到群众的督促,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如何与中心工作结合,有些地区没有正确的了解冬学与中心工作的关系,甚至有的把二者对立起来,认为搞中心工作,就不能办冬学,办冬学就要妨碍中心工作。干部这样说:“等搞完中心工作,再办冬学罢”,结果一个中心工作未罢,另一个中心工作又来,冬学就只好永置不办了。这样把中心工作和冬学教育对立起来,结果中心工作反而作的不好。察哈尔省政府农林处反映:“因为冬学没搞起来,使今年农村冬季生产,碰到了很大的困难”。
繁重的中心任务,对于开展办冬学是有矛盾的,首先表现在干部忙不过来,群众没有空闲时间,这一点应该承认。但冬学运动和中心工作的矛盾,是必须统一而且是可以统一的,这种统一,就是两者之正确结合,在组织领导上和教学内容上,都求得一致。经验证明,凡是这样做了的,不但办好了冬学,而且也做好了中心工作。这里只谈谈结合上的一点经验,各地对这问题的认识与做法是不一致的,但大体不外三种:
第一种 是把冬学变成布置工作的场所。因系布置工作,就必须家家有人出席,每次上课,各系统干部都讲一套,这样有的群众既非自愿,也无学习内容,冬学便成了有名无实的“传达会议”。这种“结合”,使群众认为上冬学就是开会,给以后真正组织群众学习,造下不少困难。
第二种 为了完成中心工作,通过冬学打通群众思想,使冬学为中心工作服务,使中心任务顺利完成。这种结合方法有其优点,但缺点是在教育内容上,往往只管完成这一段任务,不对群众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如深县在冬学里进行颁发土地证教育,群众很爱听,但是群众已经听懂了,仍然反来复去讲老一套,教学内容不能继续提高,成为单纯的配合中心工作。
第三种 是冬学结合中心工作进行,但本身又是有系统的进行教育,这样使冬学与中心工作的结合,提高了一步。深县的经验:在结束土改中将全村所发生的问题,分出类型,预先公布,那一天讲什么问题,依次排列好,进行教育,便有了系统。但由于我们农村干部及冬学教员甚至小学教员,文化水平、政治水平一般都较低,既要结合中心工作,又要进行系统的教育,是有很大困难的。因此就必须解决教材问题。去年冬运前,冀中、冀南、冀鲁豫、察省等,都编过土改、生产等教材,教材虽然系统了,但如何与中心工作具体结合,还是一个问题。太行区注意了结合当前中心工作,编写教材,在报纸上连续发表,但因为解决的太慢,教材发表后,冬学已到结束时期。因此教材的解决,不但要系统的结合中心工作,而且要及时的发到冬学里,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必须加强识字教育,满足群众文化要求。冬学收效大的,都是即注意了群众的思想教育,又进行了文化学习,这种有识字内容的冬学,便容易号召群众自愿参加。有些地区(如太行),今年冬学的文化教育收获很大。但也有不少地区只着重在冬学讲政治课,忽视学习识字,有的群众反映:“年年上冬学,年年不识字”。群众文化水平提不高,也影响了政治教育的深入。进行识字教育,首先应从男女青年着手,特别是对青年进行前途教育,启发青年学习文化的要求。以青年为核心,培养骨干,团结一切愿意学习文化的青壮年参加,这个经验应加以推广。
(四)组织形式与学习方法,也是能否办好冬学的主要条件之一。去年冬学之缺点,一般是过于放任自流,但在具体组织方面,有的地区又有强行编制,硬定制度的现象。如涉县范家村冬学教员受训回村后,自己把组编了一下,规定“三次不到,罚柴五斤”有人便说怪话:“地里多努一把劲,一天多打十斤柴,就能两次不上冬学。”所以冬学的组织原则,仍应坚持群众需要与自愿及大家办学大家上学的原则,在组织形式上不能强求一致,一般的以统一领导与分散学习为宜。但这种分散的组织形式,必须有统一领导,并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才能防止自流现象和处处照顾到,处处办不好的毛病。
在学习方法上,过去群众也有多种多样的创造,如识字与生产、演剧、学习时事等相结合,缺点是没有把这些经验总结起来,发展下去。今后应多注意群众在学习上的创造,并研究其积极因素,发扬和推广其经验。对于坚持长年学习,不断充实学习内容和改进学习方法的民校,领导上更要注意帮助,以巩固与发展冬学的成果,并打下今后扫除文盲的基础。
(摘自前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日“华北区一年来社会教育工作总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