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他是我们的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7-14
第3版()
专栏:兄弟国家新人新事

“他是我们的人”
在匈牙利东南部,离盖莱士河几百步远的地方,槐树丛中露出一所不大的房子,这就是博伦切尔农村小学。
这所小学的教员是一个二十五岁的青年,个儿不高,和善可亲,是农民很热爱的人。当地的农民都称他为“我们的古若士,他是我们的人。”
古若士是在贝克什州一个农村里长大的,父亲也是个农民。1959年他在布达佩斯罗兰大学文学院毕业,成绩优异。学校就把他留下提任哲学系助教。去年,他还写了一本贝克什州工人斗争史。教授们都很器重他。
当党号召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时候,他第一个跑到校长办公室,要求到农村去当小学教员,校长非常高兴,因为目前还有些大学毕业生只留恋布达佩斯的生活,不愿去农村。而古若士却愿意放弃大学的助教工作,到农村去当小学教员。用古若士自己的话说:“每个人都有义务帮助农村更快地发展。”就这样,他卷起铺盖,带着一盏煤油灯和一箱书,来到了博伦切尔村。
博伦切尔村的人们一开始并不是就热爱和信任古若士的。大家都悄悄地议论着:“这个新教员不知是怎样的人?”“听说还是个助教呢!”“他一定过不惯我们的生活。”的确,古若士起初对农村生活是不习惯的。他喝多了农村的生水,还泻了几天肚子。但是他知道,他不是为享受而来,而是为建设新农村来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
他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农村的孩子。这些整天同泥巴打交道的孩子,的确没有布达佩斯的孩子们干净,但古若士喜欢他们,有时替他们洗刷,耐心教育他们要爱整洁。他常向人说:“别看他们不干不净,他们却比城里的孩子聪明。”一次,有一个学生突然生病了,当时社员们正忙着收割,他就把这个学生背到十多公里以外的医疗所去医治。孩子们也很喜欢他,都称他“古老师叔叔。”
他尽量同农民打成一片,白天在学校教书,晚上就到学生们的家里去,同大家聊家常,谈生活。听大家谈过去的苦楚,给他们讲国内外大事。星期天,他也同大家一道去割麦子、拾豌豆、割饲料。在劳动中,他了解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况,并为合作社出主意,想办法。
现在,这里差不多每个星期六晚上都有不少人来到学校,这学校已成为居民的“临时文化宫”。因为他把年纪较大的学生和青年妇女组织成一个“文工团”,教他们唱歌,朗诵诗,有时还演出短小精悍的戏,扩大农民的知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自然,他也没有忘记学习。当大家因一天的疲劳而憩[qì]睡的时候,他却静坐在煤油灯旁看报纸、备课和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
就这样,他成为农民热爱的人,而他也热爱农村。正如他所说的:“在农村我学到很多东西,我并不孤独,我同大家生活在一起。我以能为建设新农村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而感到幸福和高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