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商业工作者要主动为消费者着想 辽宁日报就两个基层商店成套出卖锄板、锄钩的事情发表读者来信和记者调查报告,推动了这个问题的解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7-16
第2版()
专栏:

商业工作者要主动为消费者着想
辽宁日报就两个基层商店成套出卖锄板、锄钩的事情发表读者来信和记者调查报告,推动了这个问题的解决
6月27日,辽宁日报二版发表读者韩韬的来信,对阜新市两个基层商店规定锄板、锄钩(锄头的两个部件)必须成套出售提出了批评。辽宁日报记者对这件事作了调查,支持读者的意见;有关单位已经改变了这种不合理的售货办法。
韩韬的信里说:我家里有把锄头,锄杠和锄钩都挺好,就是锄板磨坏了。我到新丘区街基商店粗杂门市部去换锄板时,营业员说,有是有,可是不能单卖,得锄钩、锄板一起卖;并向我解释说,商店是成套批发来的,所以也得成套往外卖。我又到海州区粗杂合作商店第二门市部去买锄板,这里的营业员也说,单买锄板不行。这真使我百思莫解。
读者说:历来锄钩、锄板都可以分开卖,如果一定要成套卖,不仅给消费者增加负担,对国家的物资也是浪费。
辽宁日报记者对这件事进行了调查,证明情况属实。
调查报告说:新丘区街基商店粗杂门市部的营业员、采购员、门市部主任,也都认为这样出卖不合理。营业员刘佐廷一遇到有人要单买锄板或锄钩,就感到不好答对。他曾经对主任、采购员反映过这件事。但是,没有积极地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为什么要成套才卖呢?原来这批货由阜新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批发来的时候,只有成套的价格,没有锄板、锄钩的单价。要拆开卖,得采购员问明了单价才行。采购员为什么没有去问呢?据他说:“因为工作忙,没腾出时间。”实际上,他每天都到市里去进货,只要顺便到生产资料公司问一下就行了,这并不需要多长时间。门市部主任也承认成套卖不合理,但是他并没有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听了也没当回事,后来干脆给忘了。
海州区粗杂合作商店第二门市部也不单卖,原因也是没有单价。这里的营业员对顾客提出的质问也无法答对,他们曾向主任提出改变出售办法的意见。主任却另有想法。他认为:商店的主要销售对象是机关、厂矿,而这些单位都是成套买。因此,他没有向商店领导上反映这件事。商店分管业务的经理,根本不知道锄板、锄钩必须成套卖的做法。当记者去访问他的时候,他才感慨地说:“成套卖锄板、锄钩,好比人家买袄你偏给带裤子,人家买碗偏给带筷子一样不合理。”他对自己不了解下情,作了自我批评。
记者的报告说,进货没有单价,不能拆开卖,看来这是问题的症结。阜新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为什么不规定单价?经理向记者介绍:“去年,生产部门出于好意,为了使顾客免去安装的麻烦,买去就能使用,特意把锄板、锄钩安在一起。这样,当然只有成套的价格了。”实际上,海州区粗杂合作商店第二门市部的锄板、锄钩并不连在一起,为什么也成套卖呢?公司领导人不知道这个情况。一个业务员回答记者说:基层商店没有问锄板、锄钩的单价,如果他们问,我们也就告诉了。
记者的报告说,这番话使我们想起两个商店采购员的话:“公司成套批发的,没规定单价,我们才成套卖;如果公司规定单价,我们就不成套卖了。”就是说,商店抱怨公司没说明单价,公司埋怨商店没有请示。其实,这本来是件容易做的事,为什么竟没有人去做呢?
记者的调查工作,促进了这项工作的改进。新丘区街基商店粗杂门市部专门开会研究了这个问题,采购员马上到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要来了单价,锄板、锄钩很快就拆开卖了。改变卖法以后,顾客很满意,销售量比过去增加了。海州区粗杂合作商店第二门市部对待这个问题也很认真,在记者访问后的第二天,就改变了卖法,几天工夫就多卖了七十一块锄板。
调查报告最后说,看来,这原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迟迟没有解决呢?事实已经告诉了我们,主要是经手的人员对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够关心。如果营业员、采购员、主任,或零售商店、批发公司的经理,任何一个环节主动一点,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问题认真地处理一下,就可以很快得到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