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相反相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7-22
第5版()
专栏:

  相反相成
  王肇
“蝉噪林益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诗一直被认为是巧妙地烘托出山林的幽静境界;妙也就妙在以动为静,用动写静上。“蝉噪”和“鸟鸣”都原是声动,在这里却成了渲染幽静的因素。原是“动”的东西,怎么反而成为“静”的因素呢?这是因为:第一,动与静相互依存,动可以衬托出静来,戛然一阵蝉唱,悠然一声鸟鸣,山林的幽静就被烘托出来了。其次,作者所要描写的静境是没有人声喧闹的那种幽静;而没有人声喧闹的静却常与悠然鸟鸣的动相联系;所以,“蝉噪”、“鸟鸣”,就自然方面说,是动的现象,但就嚣嚣人世说却是静的标志,由自然方面转入人世方面,“动”于是化为“静”。就像室内嘈杂时,显不出时钟之声,寂静无声时就听得见“滴滴答答”,因而人们可以用“滴滴答答”的钟声来形容室内的寂静或空气的紧张一样。
× × 
无与有,虚与实的这种辩证关系,在艺术中也很重要。比如绘画在构图上就很注意颜色线条的有无之间、形象处理上虚实之间的搭配组合和相依相生的关系,而“实处就法,虚处藏神”一直是形式美的重要原则。这可以说是以无为有,以虚为实。“实”“有”以形见,“虚”“无”以思进,由形及思,就给欣赏者以广阔的优游天地。在艺术中不但以无为有,有时还以有为无。在“野渡无人舟自横”这幅画中,画家在渡口的舟上画上几只小鸟,巧妙地点出了无人的景象;因为鸟的“有”常与人的“无”相联系,所以由鸟转入人,“有”就化为“无”了。
× ×
艺术中很注重含蓄。所谓含蓄,就是以隐为显,以藏为露,“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当然,这里所谓“隐”,并非任意割裂形象,故尔隐去一部,所谓“藏”亦非退居深奥之地,使人“锥之弥坚”;如果这样,那给人的只是一种残缺不全或艰深晦涩的感觉,更无从产生“显”和“露”的效果,也就失去艺术传达的意义了。故含蓄既异于残缺,又别于晦涩,要之,必须使“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文心雕龙”“隐秀”篇)即便使“伏”成为“发”的开始,“隐”成为“显”的桥梁,“藏”成为“露”的手段,亦即要化隐为显,化藏为露。“隐”何以能化为“显”,“藏”何以能化为“露”呢?原来“隐”和“藏”是就创作者的艺术形象说的,而“显”和“露”则是就欣赏者的想像说的,“隐”转化为“显”,“藏”转化为“露”的过程,实质上是欣赏者通过想像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也就是说,艺术创作者应该给欣赏者留下广阔想像的余地,这样就可以弥补艺术手段的力所不逮,并从而产生更大的艺术效果。正因为这转化的契机在“形象”和“想像”之间,故所“隐”所“藏”是以能勾引起欣赏者的相应想像为条件的。“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要想使人有“满堂风雨不胜寒”的感觉,就必须把叶的“萧萧”神态画出,只有画出了叶的“萧萧”神态,才能使人想像“满堂风雨”从而感到“不胜寒”。
× ×
动与静、虚与实等等这些相反的东西,能够转化,可以相成。在艺术创作上,也需要善于使相反的东西互相映衬,互相生发或互相转化;大约也就在这里有着那种能使艺术形象取得更好效果的奥妙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