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一杯水”和“一桶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7-24
第6版()
专栏:大家谈

  “一杯水”和“一桶水”
  黄世衡
人们求取知识、习练本领,目的自然是为了使用,但学的与用的,应该是个怎样的比例呢?对于这一点,学校的老师们流传着一句话,叫做“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话说得十分形象,对于教与学没有深刻的体会,恐怕道不出来。确实是这样,教师要编写好一份讲义,要讲授好一堂课……是必须有比较丰富的知识的。我们见到许多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们写的讲义,他们的讲课……真是能恰到好处地阐述、用例、发挥,无论是口头还是笔下,他们都是灵活裕如、左右逢源。
别的方面的同志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工作要求一杯水,但工作者必须有一桶水”之类的话呢?我觉得是应该这样说或这样想的。主治某一科的医生,大抵也不能不懂得别的病的一些治疗方法,不用说还得晓得点心理学;篮球场上打中锋的队员,恐怕也该会打前锋、后卫,而且打法还得学会好几手,这样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可见大家都需要有那么“一桶水”。如果要“一杯”,就只有那么“一杯”,怎么能把事情做得活、做到家?
这样看来,我们要做好工作,就必须多求知识,勤习本领,要努力获得“一桶水”。同时,这“一桶水”,还不能是无源之水,它必须有源头,必须把这“一桶水”放在涌泉之下,否则,这“一桶水”也难免有干涸的一天。一样的道理,求知识习本领,必须长此以往,不能间断,否则,就会落后于对我们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就会在不断发展的形势面前一筹莫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