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世界黄金产量和黄金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7-25
第4版()
专栏:

世界黄金产量和黄金市场
  唐雄俊
世界黄金产量在1929年时是一千八百五十万盎斯(苏联除外,以下同),1940年增长为三千七百万盎斯。二次世界大战后,黄金产量大大下降,1946年只有二千一百七十万盎斯。以后产量连年有所增长,1961年产量为三千四百七十万盎斯。虽然这是从1953年以来的第八次增长,但还是未超过1940年水平。
南非联邦(现在改称共和国)是世界最大的产金国,1959年时产二千零六万四千盎斯,超过了它在1940年的最高产量一千四百零四万六千盎斯。1961年产二千三百万盎斯,比1960年多产7%。第二个大产金国是加拿大,1961年产四百四十万盎斯,比1960年减少4%。美国1961年产一百五十万盎斯,比1960年减产9%,是1946年以后最低的水平,主要减产区是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以及犹他和蒙塔纳各州。南罗得西亚和菲律宾1961年比1960年的产量稍有增加。澳大利亚和加纳则保持原状。据约翰内斯堡消息,南非今年的黄金产量仍在增长,1月份产金二百八十一万九千盎斯,按一个月的产量来说,这是一个新纪录。但人们认为,假如照这样的速度生产下去而又找不到新矿,今后产量将会下降。
南非所产黄金约占资本主义世界整个产量的65%以上。它的最大产金区是在德兰士瓦的韦特瓦特斯兰德以及奥伦治自由邦。在韦特瓦特斯兰德,每个矿场每年可产六至二十吨不等。每个矿场约有一万至二万工人。1959年采金业总共有四十四万九千工人,其中非洲人是三十九万八千,欧洲人是五万一千。奥伦治自由邦的矿场是在二次大战后开始采掘的,发展很快。这里的矿石含金量比德兰士瓦的要高;其所产黄金的份额约占南非总产量的25%左右。
南非金矿业的特点是生产集中程度很高。例如韦特瓦特斯兰德的矿场是被六个康采恩
(英美南非公司、英国德兰士瓦统一投资公司、新统一金矿公司等)所控制,比较大的矿场约有四十五个。
世界各产金国所产黄金,都源源供应世界各黄金市场。以南非为例,它生产出来的黄金,除一部分由南非海口德班运销印度等处,以及一部分在约翰内斯堡造币厂铸造后,送交南非联邦银行与英格兰银行(它是南非的经纪人)外,大部分被熔炼成金块形状,运往伦敦黄金市场。它和伦敦有契约关系,供给数量有定额,而且送货日期也有定时。伦敦黄金市场除了由南非供给货源外,加拿大、加纳等国亦有供给,但数量较小。
伦敦黄金市场虽不准许英镑区的居民间进行黄金买卖,但非居民间却建立有自由市场。所谓“居民”和“非居民”,是外汇管理法令上最常用的两个相对的名词。“居民”是指永远或长期居住本国的“居民”,包括外籍的侨民在内。
“非居民”是指不住在本国的居民。这里的“居民”和“非居民”不仅指私人而且也包括银行、公司和商号。以英国为例,“居民”是指居住在英国本土以及整个英镑区的居民。伦敦黄金市场是世界规模最大的黄金市场,在世界金融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
(一)有悠久历史。伦敦最初的金货交易是由金饰铺及兑换铺办理,至1666年英王查理二世时,才制定法制,正式承认金市场的设立。(二)英帝国在世界黄金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大
(如1938年达64%)。(三)伦敦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结算中心,有些国家的中央银行经常有一部分黄金储备存放在伦敦。
(四)存在着黄金自由买卖,不像美国规定所有黄金都要卖给财政部,只有财政部批准后才可输出黄金。同时,也只有和美国订有协定的各国财政部,才能向美国购买黄金。
伦敦黄金市场是由四家金银号和两家熔炼公司(萧普斯公司、摩卡脱公司、匹克斯雷公司、蒙泰格公司、罗芝赤尔特公司和马赛公司)构成,设于英格兰银行对门色特·许莫斯小巷内罗芝赤尔特公司的三楼。市场每日上午集会,由经纪人将客户委托买卖金货的定单提出,以比较卖方和买方数量之多少,然后参照汇价,决定当日的公定价。此后,一进一出都照公定价计算。议价时禁止外界任何人入内。市场上交易的金货,不论金块或金条,都要经过熔炼后,才许交易。凡经熔炼后的金货,其重量通常约为四百盎斯,在四百盎斯以下者,虽亦有买卖,但以输往印度孟买以及远东等处的特殊金块为限。一般说来,重量在三百八十盎斯以下或四百二十盎斯以上者,一律须改铸。至于黄金成色,则分两种,一种是纯金成色,即交易的金块或金条的成色须在千分之九百九十五以上。另一种是标准金成色,即成色规定为十二分之十一,或为千分之九百一十六点六六七。
除了伦敦黄金市场外,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还有几十个国家有各式各样的黄金市场,如“过境”市场、国内市场以及黑市等,这些市场虽然也经营黄金交易,但其规模和交易对象是和伦敦市场稍有不同的。
1939年9月3日英国财政部取消了伦敦黄金自由市场。直至1954年3月,伦敦黄金市场才正式复业,并仍成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复业后的黄金价格和战前一样,还是用英镑计算。由于美国政府一直按三十五美元一盎斯黄金的官价收兑黄金,所以,黄金在伦敦市场上的价格,一般只在三十五美元一盎斯的价格上下起伏。战后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半数以上的黄金,因此,它在一个长时期中,运用自如地控制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价格。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和美国黄金的大量流往西欧,华盛顿当局继续控制世界黄金价格的能力已大为削弱。1960年10月轰动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潮,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那次黄金潮中,由于人们担心美元贬值,担心美国政府将不按三十五美元一盎斯黄金的官价出售黄金,伦敦黄金自由市场上每盎斯黄金的价格,曾猛涨到四十美元以上。后来,只是在美国和英国的金融当局调动它们手中的黄金,进行了大量抛售后,才勉强平复了那次危机。
由于黄金是资本主义各国进行国际清算的最后手段和本国货币信用的基础,哪一个国家手中能掌握大量黄金,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提高本国货币的信用地位,从而争取左右国际金融的实力,因此,取得黄金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进行金融战的一条主要战线。但是,战后世界黄金产量一直萎缩不前,数量远不足以满足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扩张的需要,因此,就更加造成了甲国之所失,即乙国之所得,乙国之所失,即甲国之所得的势不两立的局面。美元、英镑因黄金储备减少而信用大为动摇。与此同时,马克、法郎等西欧大陆国家货币却因黄金储备增多而信用坚挺。最近,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宣布了美国黄金储备因受法国、瑞士用美元购买黄金的影响而下降到一百六十二亿九千八百万美元的战后最低水平后,美元信用不稳的迹象又形突出。美国黄金储备目前已处于和西欧共同市场六国相等的地位。这同1949年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72%的黄金的局面,已不可同日而语。在这种局面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霸主地位显然已难维持。随着这种不稳定局面的发展,黄金就更加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明争暗斗的目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