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不同的理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7-27
第4版()
专栏:

  不同的理解
  臧克家
“诗无达诂”,作为评论诗歌的观点,那是错误的。对个别诗篇,体会不同,甚至理解完全相反,却是常有的事。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子,两千年来,解说者何只千百家,一旦到了闻一多先生的手里,便见解不同,胜义迭出,郭沫若同志在评价他的《诗经新义》、《诗经通义》中的某些创见时说:“像这样细密新颖地发前人所未发的胜义,在全稿中触目皆是,真是到了可以使人瞠[chēng]惑的地步”。现在,仅以“鱼”,“饥”,“食”,“鸿”四字为例。
“鱼”,闻一多先生说:“在‘国风’中……皆两性互称其对方之廋[sōu]语,无一实指鱼者”。他举了“谁能烹鱼”;“鱼网之设”;“九罭[yù]之鱼鳟鲂”为例。言之凿凿,令人信服。
他说“古谓性的行为曰食,性欲未满足时的生理状态曰饥”。“惄[nì]如调饥”;“可以乐饥”;“季女斯饥”,均作如是解。“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岂其食鱼,必河之鲂”,中的“食”字,都是廋语。
他的《诗新台鸿字说》是一篇杰出的论文,旁征博引,考核谨严,独出己见,发前人所未发。他说这个“鸿”字,并非飞鸿,而是指的“蟾蜍”即“虾蟆”。这么理解,才合乎诗的本意,“本来是求年青的爱侣却得到一个弓腰驼背的老头子,也就如本来是想打鱼而却打到了虾蟆的那样”。多么新鲜而合乎情理的高妙理解呵。
古诗“回车驾言迈”末句“荣名以为宝”,一般都作人生短促,“奄然随物化”,惟有荣名不朽,可以为宝。闻一多先生一说如前,但他又说也可以把句末的“。”改为“?”号,那意义就恰恰相反了。人生既然“岂能长寿考”?寂寂身后名,那又算得了什么?
傅庚生同志释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月是故乡明”句为“月还是跟故乡一样地明”,我个人理解,这个句子,解作“月亮还是故乡的明”情味较好一点。“露从今夜白”所谓
“春霜秋露动时思”;身经离乱,远泊异乡,回忆当年故乡,兄弟团聚,觉得月亮特别亮,特别美,也特别有情。而今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时逢白露,思乡怀人之情,动乱伤时之感,深厚而纯挚。
几个月前,在报纸上读到一位同志解说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文章。他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解释为一对爱侣在元宵夜游中失散,这几个名句就是写一方对失散的另一方寻觅的情况。我觉得这么解释并非不可通,可是情味显得浅了些。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情人约定趁闹元宵时幽会,到时候男方在人山人海中到处寻找他心上的人儿,可是找不见,蓦然回头,才发现她就站在灯火稀疏的地方。这么理解,把爱情的神秘、朦胧;
“意悬悬业眼,急攘攘情怀”的期待心境,活龙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关于毛主席诗词中的某些字句,彼此理解也不一致。《娄山关》词,郭沫若同志在《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中,理解为不是写一天的事,而不少同志却认为还是解作写一天的事比较合适,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这问题还可以继续研究。
再如《渔家傲》中“枯木朽株齐努力”一句,开始时,郭沫若同志和不少同志(连我个人在内)都理解成指的我方,现在想来,还是以指敌人稍为佳胜。“枪林逼”,我说敌人逼我,了解了当时情况之后,觉得还是说我逼敌人更符合事实些。
还有,《减字木兰花》中
“雪里行军无翠柏”,我的原解释是雪中行军,一片茫茫,诗人想到翠柏,无中生有。经读者提出意见,认为不是没有翠柏,系为大雪所掩,情景如咏“雪”中的“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我觉得这意见不错,因而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另外,《渔家傲》中“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有的解作同时的事情,有的说时间有早、午之分,怎么理解才合乎诗人的本意,尚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理解之所以不同,大概和以下条件有关:对历史事实的了解如何;个人思想、情感、趣味的各异,文艺修养程度的不同;浅尝和深思的差别。这里边,有的比较合理;也有的两种理解可以并存。有的问题,经过研究,考察,由不同而终归于一;有的则不必求同,可以各存其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