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化学的巨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8-04
第3版()
专栏:

化学的巨人
在以产褐煤著称的北捷克州的西部,在群山环抱的一片开阔的土地上,远远望去,只见烟囱林立,喷吐着白色、黄色、灰色、黑色的浓烟,把天空弄得昏昏沉沉。高几十米的大小形状不一的铁塔,铁架密布在五千二百多亩土地上。这里是捷克斯洛伐克最大的化学厂——捷苏友谊化学工厂,也是中欧最大的化学厂之一。
走进工厂,悬空的千万条大小管道,犹如蓝图上的线条,使人眼花缭乱。地面上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地底下是无数渠道、管道,这里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捷苏友谊化学工厂以附近地区所产的褐煤为主要原料,进行充分的综合利用,制造出几十种化学产品。这种褐煤如果在家庭使用,只能利用百分之十二—百分之二十,用在发电厂也只能利用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三十八,在捷苏友谊化学厂,利用率则可达到百分之七十六。从褐煤中炼制出飞机、汽车用油是该厂的一大特点。目前该厂共生产汽车、飞机及其他发动机用的优质燃料二十种;此外还生产煤气、氧、氢、氮、氨、烷等十五种气体,焦、焦油、硫、硫酸铵、硝酸钠等十七种工业用燃料和原料,石炭酸、三甲酸、正甲酸、甲醛等十五种生产高分子化合物所需的原料。共计生产八十余种产品。产品供应着工业、农业、交通、文化、卫生等各部门的需要。工厂一年需用褐煤六百万吨,约占全国褐煤产量的百分之十。这样一个一万多职工的巨型化学厂,主要是在解放后才发展起来的。通过工厂厂长和老工人的介绍,才使我们简略地知道该厂曲折艰辛的发展史。
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有些科学人员就怀着极大的兴趣,考虑如何来综合利用这里盛产的褐煤,但这种意见没有为当时的资产阶级所重视。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一九三九年,希特勒为着侵略战争的需要,才开始建立这个工厂,用煤来生产飞机及潜艇用的燃料。德国法西斯几乎从欧洲各国运来了“劳动力”,驱使他们建厂生产。参加了当时建厂的老工人说,当时法西斯把他们关在集中营似的工棚里,每天强迫他们劳动。在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时,英美两国却派来大批飞机轮番轰炸,对该厂投下了一万九千多枚炸弹,把全厂毁坏了百分之七十。
解放后,在捷共领导下,从全国各地涌来了大批重建工厂的劳动战士,他们以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把工厂发展起来。一九六一年工厂的生产比一九四六年增长了十倍。
新生的化学厂用比希特勒当时远为现代化的设备武装起来。生产过程多是通过操纵室远距离自动操纵的。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工厂还在不断扩建。现在每天有二千名基建工人在工作,估计到一九六五年工厂将全部建成。
  (黄振声)
(附图片)
图为捷克斯洛伐克塔布尔附近的西洛纳工厂生产的人造纤维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