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运用之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8-09
第5版()
专栏:

运用之妙
于进
知识从经验产生,但是不包括全部经验,有些经验甚至是不可能包括进去的。《庄子·天道》和《淮南子·道应训》都讲到这样一个相同的故事:
桓公读书于堂。轮扁斲[zhuó]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焉在?”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
“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然,有说。臣试以臣之斲轮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为轮。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
按照轮扁的意见,所有用文字记录下来的经验,都是一般的东西;而得心应手的至妙之点,既不是可以言传的,也不是可以学得的。因此,他很悲观,把全部书本知识都否定了。其实,即使把全部实际经验详尽无遗地记录下来,也不能代替亲身的实践。《庄子·养生主》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庖[páo]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砉[huò]然向然,奏刀騞[huò]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xì],导大?[kōng],因其固然,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而况大軱[gū]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íng]。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ò]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这个故事可说是把庖丁解牛的技艺作了颇为详细和生动的描写,但是我们外行人照了庖丁的经验去做,哪怕用的是同样一把“无厚”的钢刀,还是不会恢恢乎游刃有余地。为什么?因为缺乏自己的经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道理是懂得的,可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脱离初学解牛的“所见无非牛者”的阶段。要达到不见全牛,“奏刀騞然”的境界,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有了自己的经验以后,才有可能。轮扁认为圣人之书直是圣人之糟粕,就是因为圣人的本事只能限于在书上记录他们的主要思想和主要经验,而不能把全部运用之妙写了进去。庖丁讲了解牛的全部运用之妙,依然不过是一种书本知识,人们不能直接加以运用。可见知识和运用,理论和实践,是互相连系而又不同的两回事。在缺乏经验的人手里,即使是现代科学实验的最详尽的文献,也不可能有一试成功之效。培根说:“学问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它,这种运用之妙,是在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这话是完全正确的。学生学了某种知识而不能运用,不能完全责备老师,指摘他们只传授了书本知识,没有传授实际运用的知识。老师的一般职责是传授书本知识和提供某些个人经验,领会这种知识和经验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并加以运用,关键还在学生。名师手中教出不成材的学生,不第秀才教出状元来,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因为它是运用之妙,须要各人自己去领会,才能得到。一个老师门下产生各种不同流派的学生,例如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学就是读书,习就是练习,也可以理解为运用;学和用的结合,是增长知识的最好的方法。毛泽东同志说:“学生们的书本知识是什么知识呢?假定他们的知识都是真理,也是他们的前人总结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经验写成的理论,不是他们自己亲身得来的知识。他们接受这种知识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必须知道,就一定的情况说来,这种知识对于他们还是片面性的,这种知识是人家证明了,而在他们则还没有证明的。最重要的,是善于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际中去”。一般说来,知识和运用是不可分的。只读书,不运用,知识是死的,是圣人的糟粕,当然谈不到什么运用之妙;反过来,只运用,不读书,那就是摸索经验,也无所谓运用之妙。运用之妙总是要在利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做到技艺成熟以后才会产生的。可是运用的成效,也只有在一定的学习的范围内才会显著。读了庖丁的书,从那里面汲取知识去解牛,可以有成效;去斫轮,就不会有成效,或者成效很差。读老斫轮的书,从那里面汲取知识去斫轮,可以有成效;去解牛,就不会有成效,或者成效很差。不过,这已是不说自明的道理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