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教得好,学得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8-20
第1版()
专栏:

教得好,学得好
本报评论员
李志成四访吴春安的故事,发人深思。
六年四访,每次都有新的收获。苏庄的棉花单位产量,从1956年到1961年,整整提高了一倍。今年吴春安去到苏庄,又给了很大的帮助。
吴春安是个“诲人不厌”的好老师。他不只是详详细细地解答李志成提出的问题,还带他到地里观察棉花生长的情况;不只是介绍自己的成套的作法,还手把手地教给他操作的技巧;不只是教给“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还要教给“所以然”的基本知识;不只是讲清棉花增产的一般的道理,还尽可能针对李志成谈的苏庄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不只教给他有关的技术措施,还要教给他相应的组织措施。只要李志成还有一点疑问,就启发他无保留地提出来。只要李志成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无保留地教给他。
李志成是个“学而不倦”的好学生。他急于提高植棉技术,却避免了“贪多嚼不烂”,每次找吴春安,都有一个特定的主要的学习项目,把有关这个项目的事情都学到,都想通。他善于抓住苏庄在植棉技术上的弱点去求教,从克服当地当时最主要的弱点中找到增产的关键。他不是学了一套之后回来就生搬硬套,而是先同本地的老农和别的干部一起反复商议,看天时、看地块、看苗情采取不同措施灵活地运用吴春安的经验。
教得好,学得好,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两个人都是“棉花迷”。他们见面就是为了谈棉花,一见面就谈棉花,一谈就是大半天,一谈就是大半夜。他们是手脑并用的新农民,是对创造性的劳动和集体的事业有深厚的感情的新农民。他们热心而又精心地研究棉花增产的奥秘,不是为了个人能多产棉花,而是为了集体的棉花丰收,为了更好地完成共产党员、公社社员对社会主义建设应尽的义务。在旧社会里,受尽欺压剥削,他们即使想要“迷”在棉花上又怎么可能?没有集体经济的发展,他们都不可能在种植棉花、研究棉花上取得他们现在已经取得的成就。有了这些条件之后,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他们在集体支持下的个人的自觉努力了。正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吴春安把全身心都放在自己的集体的棉田里,对培育棉花产生了莫大的乐趣。他又扩而大之,以助人为乐,把身心放到了任何社会主义农村的棉田里,对帮助别人增产棉花也产生了莫大的乐趣。
十年前,吴春安曾经肩负着集体的希望几次带着干粮远道往访曲耀离,学习棉花丰产经验;后来,当西梁村创造的棉花单位面积产量超过曲耀离之后,他也仍然常常向曲耀离求教,仍然精益求精地钻研如何进一步提高技术。他从自己的经历体会到远道而来向他访求丰产经验的人们的心情,热心地耐心地给了许多像李志成这样的来访者以尽可能的帮助。许多这样的来访者,又把吴春安的“学而不倦,诲人不厌”的精神传播开去。
像吴春安这样的劳动模范的增产技术经验,和他们保证这些技术在集体的棉田里实现的经营管理经验,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笔重要的财富。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更多更多的像他们这样沉醉在自己的业务里、为集体的事业“入迷”的人。保证有效地增产和抗灾,既要靠正确的政策,也要靠正确的技术,靠正确地改进技术、传播技术的方法,靠许许多多专心地热心地改进技术、传播技术的人。从西梁,从苏庄,从其他许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在正确执行党的政策的条件下正确地改进技术对于发展生产和巩固集体经济有多么重要的作用。珍视像吴春安这样的劳动模范和集体经济领导者创造的先进经验,踏踏实实地经过试验一步一步地改进生产技术、推广先进经验,是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的一件重要事情。热望有更多的人为这样的事情“入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