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在天目山区的一个生产大队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8-22
第2版()
专栏:

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
——在天目山区的一个生产大队里
本报记者 季音
秀丽的浙江天目山区,现在到处生意葱茏。这里早稻已经收完,晚稻也已是绿油油一片,各种旱作物也都长得十分茁壮,今年的年景很不坏。
听这里的一些同志谈到,山区人民近年来大办粮食的劲头很足,成绩很大。但也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是如何处理好山区林业生产和粮食生产的关系。这里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全面发展山区经济的基础上增产粮食,在那里,山林茂盛,粮食丰产,两业都很兴旺。另一种是用毁林种粮的办法,虽然收了粮食,但有些地方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最后对林粮生产都不利。这样做的生产队现在已经比前些时少了,但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临安县昌化区委的同志,要我到昌化公社芦岭生产大队去看看。他们说,在山区应当如何发展粮食生产,在那里可以得到明白的回答。
变化从何而来
8月初的一个大热天,我来到了芦岭大队。
这里是全山区,土地总面积七千零十六亩,山林却占了95%,余下的三百五十六亩水旱耕地,散落在山洼里,日照时间短,土质大多是悬岩风化的黄土,产量低,不够吃,在1955年前,每年缺粮一万多斤。
现在的山村却是另一番景象了。在近四年中,这个大队的粮食总产量每年都递增两万到三万斤,经济总收入也逐年增长。“大河有水小河满”,社员的经济收入去年就比1957年增长了22%,大多数社员家里都有了余粮,鸡鸭满院,国家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的收购计划年年超额完成。
这个明显变化是怎样来的呢?他们说,“你要了解这个秘密,先到山上去看看吧。”第二生产队队长王国英带着我,沿着山间小径,翻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只见每一个山头都是林木参天,郁郁苍苍,有麻栗、青冈、檫树等各种珍贵的用材林,有桐油树、乌桕[jiù]树、油茶、桑树等经济林,昌化的特产山核桃树已挂满果实,新栽的桃树吐出了新芽;下望山边的水田里,是一片翠绿的晚稻和各种作物,水塘上漂着菱叶,好一幅丰盛的山林景色。王国英说:“你看,我们又种粮食又种树,这就是我们的秘密。”
这个大队里也曾经有人主张:“山湾湾里田太少,要增产粮食,就毁掉一些山林吧。”但是老农们说:盲目开山是吃子孙饭,我们不能干。“开山种粮眼前饱,山上种树万年福”,增产粮食得从田里想办法。
怎样想办法?第一条是水,而水就得从治山开始。王国英带着我爬上了高高的毛屋岭,岭下是一片连一片的水稻田。这岭在1953年前还是个光山头,蓄不住水,六七个晴天,岭下的稻田就干了,一下大雨,山洪与黄土滚滚而下,淹没庄稼。1953年后,他们在这岭上栽了大量麻栗和杉树。现在这里已是一片青葱,山沟里流着一股清泉,不论晴天雨天,总是那么清澈。王国英说,现在就是晴一两个月,水源也不缺乏。芦岭大队一边栽树,一边还修建了山边原有的十一个水塘,新挖了七个水塘来蓄水,使95%的水田都能用塘水灌溉。去年,这里曾有七十多天未下透雨,可是山湾里还是流水淙淙,水稻获得了丰收。
水的问题解决了,第二步就抓改变耕作制度。这里的水田过去因为灌溉不便等原因,种的全是单季稻。从1958年起,他们根据水田的不同条件,最好的田种连作稻,较差的田种间作稻,最差的山坞田仍种单季稻。现在三百二十四亩水田,已有一百五十亩一年种两季水稻。我们在山湾上看到有的水田里,矫健的山区姑娘们正在割间作早稻,早稻割去后,留下的间作晚稻已长得一尺多高,再有一个多月也可以收割了。
复种指数一增加,肥料又成了突出的关键。“肥从哪里来?还是要靠它!”王国英指着面前的大山说。山,是取之不竭的肥料基地。这里田少稻草少,牲口的饲草,沤厩肥的垫栏草,都得从山上来。他们每年要有一万多担厩肥送到田里。而山坞里的单季稻施的则全是用嫩草、落叶积成的土杂肥。芦岭大队还紧紧抓住了养猪这一条,现在猪的头数已平均每家养两点一头,王国英说,“养好了猪,人有肉吃,田也肥了。”
山湾湾里一天只晒到半个太阳的芦岭大队,一个接一个地解决了生产上的矛盾,使稻田产量逐年增长。解放前这里一亩田打不到三百斤,今年这儿早稻平均亩产量已达到六百斤。
一条好计
山林占了总面积95%以上的芦岭大队,要完全靠三百多亩耕地来使粮食大幅度增产,当然是困难的。因此他们还找出了增产粮食的另一个补充办法:合理轮番,林粮套种。
开山种粮,本来并不是绝对不许可的,问题在于如何合理种植。不合理的开山,会破坏山林,造成水土流失。而合理的开山,反而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加快山林的绿化。芦岭大队采取的就是后一种做法。
他们开山种粮的是采伐迹地、半荒山,或一些杂木林山。这些地方有的树木稀少,有的已是光山,他们就在这里种上玉米,第二年点上桐籽,插上杉苗。到第三年,桐树长大结籽了,就停止套种玉米(他们叫做“退粮还林”)。到第五、六年,桐树结籽旺季已过,开始萎败,而杉树已长大成林。这样,他们既收了三年粮食,又在秃岭上造起了一片新林。这种合理套种,是山区劳动人民根据林木的生长规律而摸索出来的解决山区粮食问题的一个好办法。过去这里有句话:“种杉不种桐,一世都要穷”,因为杉树长大成材需要十五、六年,不实行合理套种,就不能较快地受益。芦岭大队近几年中用这个办法,每年收获四万五千斤左右的杂粮,约占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王国英带我去看了一些实行套种的山地,在那些已“退粮还林”四、五年的山林,各种杉树、麻栗、檫树生长得很旺盛,有些速生树再有几年就可以采伐了。他们说:在套种的林地上,树木幼苗的成活率要比不套种的林地高10%到20%,树木生长也快。这是因为套种粮食以后,除了杂草松了土,改善了周围的环境。他们实行合理套种以来,没有发现过水土冲刷现象。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林地都可以开垦的。芦岭大队严格规定,凡靠田边地边溪边的山,用材林、幼林多的山,以及山陡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山,则坚决不开。决定可以开和不可以开的原则是:必须林粮生产两利。
山区的远景
“山和田是一对双生子,可谁也离不开谁”,王国英若有所感地说。这个天目山上的老农民对于山和田相互依存的关系是理解得很深刻的,每年都注意作好安排。这个队在清明前的春分时节,农事不忙,就点桐籽,插杉树。入冬后,秋收已完,就上山插麻栗。种树时全村男女一齐上山,他们都是种树的能手。为了便于管理,山地还作了划分,远山是点桐插杉树,发展用材林;近山则种茶树、果树等经济林。今年他们已种了桃树三千株,梨树六百株,板栗六百株,还种了几万株麻栗、乌桕和杉树。
大队还建立了一套制度,管好现有的山林。他们封山禁止砍柴放牧。社员砍柴要在指定的地区,要砍劣留优,砍弯留直,保持树木的合理间距。前几年木材的砍伐量过大,使成材林的蓄积量减少。现在他们吸取了这个教训,根据林木的生长量,确定每年木材的砍伐量,这就可以使山林永葆青春。因为管好了山林,山林献出的财宝一年比一年多。这几年,桐籽、茶叶、蚕网、木材等等,都超额完成了国家任务,每年林业收入都占总收入的40%左右。再过两个月,闻名全国的特产山核桃,又要收获了。
王国英带着我一边沿着山边走,一边指指点点地让我看两旁大大小小的丛林。对每一片丛林,他肚子里都有一本账:哪一片檫树不久就可以砍下送去造船了,哪一片麻栗再有二、三十年就是做枕木和机器垫木的好料……“这座宝山过几十年以后,不知会变得多美,会给我们带来多少的财富呢?”他的话描绘出了这个美丽山区的远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