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苏联科学院和外交部举行记者招待会 宣布宇宙飞船编队航行的科学成果 凯尔迪什说苏联正在拟订建造中间站和到达其他行星的方案 “天上兄弟”畅谈宇宙航行中的感受和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8-22
第3版()
专栏:

苏联科学院和外交部举行记者招待会
宣布宇宙飞船编队航行的科学成果
凯尔迪什说苏联正在拟订建造中间站和到达其他行星的方案
“天上兄弟”畅谈宇宙航行中的感受和见闻
新华社21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21日讯:苏联科学院和外交部今天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了苏联“东方三号”和“东方四号”宇宙飞船联合编队航行的科学成果。
出席招待会的有苏联和外国新闻记者,莫斯科科学和文化界著名人士,社会团体代表,各国外交官员等。
“东方三号”和“东方四号”的驾驶员尼古拉耶夫和波波维奇同他们的“天上弟兄”加加林和季托夫坐在讲台上。
苏联科学院院长凯尔迪什在宣布记者招待会开始后指出,尼古拉耶夫和波波维奇“全部完成了自己的计划”。他说,卫星式飞船以非凡的准确程度发射入轨道,它们的降落也是挑不出毛病的。广大地面站网使我们可以“几乎从苏联任何地点”同飞船直接交谈。同宇宙航行员的超短波无线电交谈的距离达到几千公里,“在短波波段中,通讯距离有时大大超过一万公里。”
凯尔迪什指出,宇宙航行员可以离开座椅,在舱内自由“飘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利用专门的舱内扩音器和送话器系统进行无线电联系,这些仪器能保证地面来的广播的可听度和宇宙航行员发向地面的广播的音量几乎不发生变化。
凯尔迪什把两枚以伟大的俄国科学家、火箭技术和宇宙航行事业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命名的金质奖章授给了尼古拉耶夫和波波维奇。
亚兹多夫斯基教授接着讲话。他指出,在加加林和季托夫的航行之后,苏联科学家和设计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提高人对宇宙航行条件作用的生理耐力并对人在宇宙飞船座舱内实现更长时间的航行的条件作了某些改善。
亚兹多夫斯基说,据初步材料看来,“尼古拉耶夫和波波维奇很好地经受住了航行的主动段——飞船进入轨道阶段。”尼古拉耶夫脉搏频数达到每分钟一二○次,波波维奇达到一三○次,呼吸频数分别是十次和二十次左右。
但就在第一圈终了和第二圈开始时,两人的脉搏和呼吸频数,就已经同起飞前几分钟记录的数值相符了。进入第六圈时,脉搏和呼吸频数,接近于起飞前几小时的数值。在以后几昼夜里,脉搏频数每分钟约为六十到七十次,呼吸为十到十五次。
他说,至于在失重状态下动作协调和人自由移动和完成各种动作的能力,这方面的成绩是最佳的。宇宙航行员保持着空间定向,这种定向只在眼睛闭上时才丧失。
他指出,宇宙航行员的饮食数量接近于习惯数量(在地面时的数量);这无疑是一种好现象。
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主任布拉冈拉沃夫在谈到苏联最近的宇宙考察计划时说,将“继续进行宇宙航行,首先是自动行星际站的航行,然后,在人直接参加下的航行。”
接着宇宙航行员尼古拉耶夫讲话。他说,“东方三号”和“东方四号”卫星式飞船比“东方号”和“东方二号”“更加完善,更加舒适。”
他谈到了飞行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季托夫的经验,练习了手操纵,离开和坐入座椅的动作以实现在飞船座舱内的自由飘浮。
飞行训练包括失重航行和完成带全副装备(即穿着飞行衣、带上急救装备、通讯器材和食物)用降落伞着陆的细节。
尼古拉耶夫说,轨道同赤道平面交角很大,使宇宙航行员可以“欣赏地球所有各大洲的风光。”
尼古拉耶夫说,“在我航行第一昼夜结束时,我的朋友驾驶的‘东方四号’来到轨道上同我在一起。我们立即建立了双方面无线电联系,互报了各人的感觉。”
他说,“我们的飞行是准确按照地面以分钟为单位拟订的计划进行的。我们在地面完成过飞行任务的每一个细节,经过很好的练习。我们的铭言是:‘学习越艰苦,航行越轻松’。”
尼古拉耶夫说,无论在四昼夜航行的第一圈还是最后一圈,他和波波维奇的前庭器官都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他说,“我们的胃口也没有减弱,我们严格按照程序进食。按照规定工作,进行观测和休息。应当说,在宇宙中能睡得很好。没有任何地方有任何东西压着你,不需要翻身。”我们满意地执行了计划规定的体力锻炼。这不仅保持了肌肉的紧张度,而且保持了工作能力。
波波维奇向到会者说,在飞行的第一天睡觉时醒来三次。第二、第三、第四天,我都在晚上两点钟醒来。“规定是四点钟起床。我看了看表,又睡了。”
尼古拉耶夫在航行时很习惯于规定日程。他说,第二天,我醒得比规定时间早两分钟。第三天正好睡了八小时,第四天晚醒了十分钟。原来是应当在苏联上空醒来的,但仅仅差了这点时间,就跑到北美洲上空去了。他在宇宙高空,很清楚地分辨出了海岸、城市的轮廓,特别是在晚上。在那时甚至可以看出大街。
编队飞行是在满月时进行的。关了灯后,借着月光可以分辨出宇宙飞船舱内的仪器。
尼古拉耶夫和波波维奇同时通过飞船的舷窗看到了猎户星座。
尼古拉耶夫说,在航行期间,他做了地面上特别制订的体操。在倒数第二圈时,他加紧了这种锻炼,以使自己的身体充分作好准备以便适应超重情况。尼古拉耶夫把他四昼夜航行中的最后一圈称为是很有意思的一圈。那时,他打开了所有的仪器和降落系统,“我想,很快就要到地面上去了。我告诉了波波维奇。过了六分钟,波波维奇通知说,他也打开了降落系统。”
然后,制动发动机装置开始工作,接着就开始降落了。
据尼古拉耶夫的亲身体会,飞船开始降落时,超重情况是缓慢地、逐渐地增加的。当开始出现超重时,飞船似乎“像一辆马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一样,抖动得很厉害”。这种抖动随着降落而逐渐减轻,后来就“完全轻松了”。
尼古拉耶夫说,他是用降落伞降落的,而且是在离飞船不远的地方着陆的。
他说,降落时,从舷窗中首先看到烟雾,然后看见火焰——“红色的,金黄色的,黄色的,绿色的,蓝色的——各种颜色的火焰”。当出现火焰时,也听见一种噼啪声。尼古拉耶夫懂得自己飞船的结构,他并不激动,他对自己说,“镇静,让它烧吧,这是正常的降落”。
波波维奇说,在他刚进入轨道时,尼古拉耶夫用无线电把经验传给了他,因为某些航行任务他在第一昼夜已经完成了。
波波维奇说,在“东方号”座舱内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调节系统保证了同海滨一样的微气候。我们的编队飞行肯定地表明,人可以在宇宙中工作数昼夜。
波波维奇说,在飞行中他进行了很多科学实验。他说,用一个没有盛满水的烧瓶所作的实验非常有趣。“如果在地面上,瓶子里的水是在底部,空气在上部,但在宇宙中就不是这样:上部和底部都是水,而空气却在瓶子的中心,成为一个气泡,不论怎样搅动,空气总归又集合成为气泡”。
在飞行过程中,波波维奇经常观察那些沿飞船掠过的发亮的微粒。加加林和季托夫都曾看见过这种微粒。这种微粒是发动机在宇宙中工作之后留下来的。
波波维奇第一次在自己的宇宙住所中进行了“打扫”。他打开吸尘器,以便把飞船座舱中由于用过纸餐巾而剩下来的那些碎屑和灰尘打扫干净。
接着,波波维奇开始回答记者们提出的问题。
波波维奇说,他和季托夫、尼古拉耶夫一样,是在飞船附近着陆的。着陆时,两艘飞船相距约二百公里。
他还说,“两艘飞船在飞行中的最小距离是五公里左右。”
波波维奇说,“东方三号”和“东方四号”飞船的重量约五吨。
有人问他:飞船上有没有足够的地方做体操,能否在船里跳跃。波波维奇说,飞船上的地方是完全足够的。
他说,在飞行中,液体装在软管中。它用起来的时候,宇宙航行员不想叫它喷出来,它就不会喷出来,不想叫它流出来就不会流出来。
有人问他有没有吃什么药来防止头晕。他说,“我根本没有吃药。”
他在回答另一个问题时说“体操做起来同在地面上一样,只不过要花更大的气力。”
尼古拉耶夫说,宇宙航行员们每天都曾经离开自己的座椅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每次实验要持续近一小时,做各种各样的事。
尼古拉耶夫接着说,在准备进行宇宙旅行的航行员中,不仅有航空驾驶员,而且还有其他专业的人。他说,不经专门训练的人能够飞入宇宙中的日子“不是很遥远”了。
尼古拉耶夫说两个飞船之间的彼此联系是“杰出的”。这种联系在经过南半球时特别良好,当时两个飞船之间的距离缩小了。尼古拉耶夫说,“当时听得很清楚,就像我们并排站着一样”。
有人问飞船是否可再容纳一个宇宙航行员,尼古拉耶夫回答说,“东方三号”是按容纳一个人设计的。有人问凯尔迪什:苏联是否在训练女宇宙航行员?是否准备进行男女联合飞行。凯尔迪什说,“说到训练妇女的问题,在我们国家内是权利平等的。”
凯尔迪什还说:“苏联科学家正在拟订一些行星际航行方案。有些方案规定建造中间站,另一些方案则规定用别的方法到达其他行星。”(附图片)
8月18日晚,莫斯科红场上举行庆祝晚会,祝贺苏联宇宙航行员尼古拉耶夫和波波维奇胜利归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