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巴姆巴斯草原——阿根廷的心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8-22
第4版()
专栏:

巴姆巴斯草原——阿根廷的心脏
吴关琦
阿根廷是世界上的主要农牧业国家之一,以出产小麦和肉类闻名。在阿根廷的出口商品中,农畜产品占总值的百分之九十五。一九五九年阿根廷的小麦出口量在世界上占第三位,冻肉出口量占第一位。
提起阿根廷的小麦和牲畜,人们就会联想到它的巴姆巴斯草原。
巴姆巴斯草原主要包括整个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圣塔非省南部、科尔多代省东部以及拉巴姆巴斯省的部分地区,除了东北部和南部有局部的山丘外,全境地势平坦。因此,人们在巴姆巴斯草原旅行的时候,视野非常广阔,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一年四季不冷不热,虽然也有寒冷的日子,但不会危害作物的生长。全年雨水均匀,没有干季湿季之分。大部分地区都是肥沃的黑色土壤,腐植质比较丰富,只要很好进行轮作,不施肥或少施肥也能增产。由于具有这些条件,巴姆巴斯草原就成了世界上最理想的农牧地区之一。
十九世纪末期,西方殖民者发现巴姆巴斯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后,就向这里大量移民,垦殖土地,修筑铁路,使它成了经济畸形发展的地区。巴姆巴斯的面积仅为阿根廷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但聚居着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集中了百分之七十的铁路。拉丁美洲最大的城市之一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就位于巴姆巴斯的东部。布宜诺斯艾利斯既是阿根廷的首都,也是全国的工业中心,它提供了全国需要的百分之五十的工业品。阿根廷的小麦和肉类绝大部分是从这里出口。巴姆巴斯北部的罗萨利俄城,是阿根廷的面粉和水泥工业的中心。
早期的西班牙殖民者把牛、马和羊带到了大西洋沿岸的拉普拉塔地区后,由于没有建筑栅栏,巴姆巴斯草原逐渐成了野牛和野马的自然繁殖场所。当地居民也以猎取野牛为生。他们猎取野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牛油和皮革,牛肉则输往巴西和古巴。公元一八○○年至一八二五年间,阿根廷从事猎捕野牛的有二千多人。以后,有人围筑栅栏养牛。由于养牛业能获得厚利,大畜牧主就引入良种,改良品种,并且种植营养丰富、产量较高的紫花苜蓿作为饲料。一公顷的紫花苜蓿可以喂养两头牛,但同面积的一般牧草则半头牛也不能养活。牛吃了紫花苜蓿后很容易长肥,不需要再吃其它谷类饲料。这样饲养出来的牛可与美国以玉米饲养的牛媲美。紫花苜蓿不但是很好的牧草,而且是肥效极高的绿肥。所以在阿根廷养牛和种植紫花苜蓿是很难分开的。目前巴姆巴斯草原集中了阿根廷四分之三的牛群。此外,巴姆巴斯还是马的集中产区。
十九世纪末叶,阿根廷人还没有吃羊肉的习惯,就是穷人也不吃羊肉。那时候养羊主要是为了取得羊毛。但羊毛并不是用剪子剪下来的,而是把羊杀死后,让羊皮腐烂,然后再拔羊毛,羊体就作为砖窑的燃料。据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城的几个比较古老的教堂中,还能找到用羊肉烧成的砖。到了二十世纪初,由于欧洲工业发达国家对肉类的需要量增加,羊肉出口贸易才有发展,居民也才养成了吃羊肉的习惯。巴姆巴斯目前集中了阿根廷百分之二十七的肉用羊。
巴姆巴斯小麦分布地带的外形很像新月形,这是因为北部和西北部温度高,雨量多,西部和西南部的水分少,小麦不能大量种植;而东部又是沼泽区,排水不良,影响小麦生产。由于巴姆巴斯濒临大西洋,交通方便,地势又十分平坦,适宜于农业机器的操作,所以每当小麦收割后,就直接由打谷机在田野里加工脱壳,然后再将小麦装袋,经由铁路运往沿海港口。因此,在巴姆巴斯种植小麦的大农场和大庄园比较集中。阿根廷的玉米主要产区分布在新月形小麦带的东部。
巴姆巴斯几乎集中了阿根廷百分之八十五的小麦和玉米的生产。阿根廷亚麻子的生产在世界上也占有很高的地位,一九五八年亚麻子的播种面积仅次于美国和印度,占世界第三位,产量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目前巴姆巴斯集中了阿根廷五分之三的亚麻子生产。此外,巴姆巴斯还出产燕麦、大麦和黑麦等谷类作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