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4阅读
  • 0回复

重读《俘虏的生还》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8-24
第4版()
专栏:

重读《俘虏的生还》记
冯乃超
中国青年出版社准备重印谭寿林同志的旧作《俘虏的生还》,向我索取文章,介绍当时本书印行有关的情况。
我以为本书是值得重印的。
这本书反映了北伐革命后期,即蒋介石国民党投降帝国主义背叛革命,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工农群众的一段曲折过程,对广州起义的情景也留下了珍贵的片断纪录。当时我们的党还处于幼年时期,对反动势力的背叛革命缺乏经验,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领导在党内占了统治地位,没有坚决地发展工农武装力量。因此,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遭受了凶恶的敌人的袭击,导致革命的暂时失败。在白色恐怖笼罩之下,作者通过本书主人公阿曼的经历,写出了当时的革命气氛与环境和革命者的遭遇,使我们今天还能听到“恶魔的狂暴的吼声和革命者的慷慨悲壮的歌声”;同时,也看到在革命者的家庭里,失去了丈夫或父兄的妇女和小孩们的惊惶失措,悲泣哀痛的情形。白色恐怖也逐渐发展到了乡村,阿曼发现了自己的“可爱的家庭也给丑恶的妖氛包围着”,终于又从家庭里逃了出来。但白色恐怖并没有吓倒像阿曼那样的革命青年,反而激励了他们,锻炼了他们。在党的领导下,队伍又重新组织起来了。
这本书特别可贵的是留下了阿曼这样一个革命精神充沛的青年的形象。阿曼是老一辈的革命青年的典型,他对旧社会怀着极度的憎恨的感情,对光明的时代有着如饥似渴般的憧憬。阿曼背叛了旧社会,坚决地反抗了来自旧社会的压迫,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斗争中丰富了对革命的体验。北伐革命号召了多数的革命青年参加了战斗,他们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大革命失败后,我们的党需要重整旗鼓,组织队伍,特别需要革命理论的启蒙工作,因此在上海等大城市里开展了文化运动。为许多已经光荣牺牲了的和继续奋斗的阿曼写传,又用这样的作品来教育年轻的一代,那是当时革命文学运动的一个要求。阿曼的遭遇和当今青年的处境全不相同,但阿曼的革命精神仍然能够鼓舞年轻一代的人们。抚今追昔,通过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可以深切感到我们今天的时代是多么光明,我们所处的社会是多么幸福。这是一部革命文学作品,对于今天的青年读者是一本好的读物。
这是作者的自传性的纪录,革命斗争的纪录。作者谭寿林烈士,1923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曾数次被捕入狱,都表现了坚贞不屈的精神,1931年最后一次被捕时牺牲于南京。作者是被一种不能不写的冲动所驱使,写下了这部作品。他在本书的自序中说:“我在惝恍迷离的梦境里,仿佛时时都看见似阿曼这样一个青年,……它的幻象,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板,使我的脑子似负了很大的重量一样辛苦!因此,我不能不把这个幻象移写到纸上来,减轻我脑子的负担。”作者经历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身心备受阶级敌人的残酷摧残。他的革命意志则是越战越顽强。就是这种满腔的革命热诚,驱使作者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经历写在纸面上。谭寿林同志在战斗的空隙时间中,写下了作品《生还》,即本书的上编。我没有见到过谭寿林同志本人,只因为他把自己的作品寄到我处,我才有机会读到本书的初稿。当时想在我主编的《创造月刊》或我参加编辑的《文化批判》杂志上发表,后来因该二刊物被禁止发行,这个打算没有成为事实。我曾经对《生还》的初稿,提出过一些修改的意见,幸好我的要求并没有挫伤作者的写作兴趣,相反地他把下编也继续写了出来。本书单行本,后来由上海泰东书局印行。由于当时进步书刊没有公开出版的自由,本书印刷部数不多,流通不广,今天很难在书坊上找到。
我曾经是本书的热心的读者,事隔三十余年,又看到它的再版,感到无限的快慰。因此,向青年读者们推荐这本书。
一九六二年一月十五日
于广东新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