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29)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特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18
第5版()
专栏:

  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29)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特点
王学文
 第三章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意义与中国革命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与意义
如果要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上述完全的批判,那末只知道生产、交换及分配的资本主义的形态是不充分的,还必须对先行于资本主义的形态,和与资本主义形态同时并存但尚未发达的各国至今还存在着的各种形态(至少在其一般的特征),加以概括的研究,并和资本主义形态相比较对照。进行这种研究和比较的,至今大体上只有马克思一人;因此,我们对于资本主义以前理论经济学上至今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几乎全部要归功于马克思的探求。”(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二编第一节)
对布哈林等反革命的歪曲的驳斥
反革命的社会民主党“思想家”、孟塞维克与国际法西斯间谍,如希尔法丁、鲁滨、布哈林等,认为政治经济学只是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为对象的,他们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的学说是无组织的社会经济的学说,因此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终结的时期,政治经济学也就要宣告终结。但事实却证明了这种观点的反动性,因为实际证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有意识、有计划的经济,也是有它的原则和规律存在,只是这些原则规律,它的内容、表现形式、或者它的实现方式,都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经济规律,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政治经济学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还是需要的。而且事实上列宁死后,在斯大林同志与联共(布)党领导下,在三十余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说,并且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也就是在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指导原则下建立起来,并正在向高级共产主义发展过渡。因此了解掌握社会主义经济的原则与规律,不但对于苏联社会主义社会里的工人阶级,不仅对于东欧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与劳动人民大众是必要的,即使对于那些生活在濒于最后没落的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与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现在与将来,也都有着它的必要与重要性。所以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一般地没有什么经济规律,不需要政治经济学的说法,完全是错误反动的观点,只是国际法西斯的间谍布哈林与反革命的社会民主党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故意的歪曲而已。
第二节 由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到马列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科学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
从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程序来说:是首先有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即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是先于马列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而成立的。
当资本还在所谓原始积蓄的时期,即当封建主义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的时期,已有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萌芽。当时在英法各国已有重商学派的出现。重商学派对经济现象的观察;注重在流通现象,即注重在商品的流通,货币的流通,与资本的增加等等现象上。以后,由于富农与富农经济的出现,产生了法国的重农学派;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产生了英国的古典学派(也叫做正统学派)。重农学派与重商学派不同,它开始注意到生产过程的分析,注意到农业生产,注意到农业经济,认为只有农业才是生产的,其他工业,商业都不是生产的,故称为重农学派。英国的古典学派则更进一步,它不但认为农业是生产的,并且认为工业也是生产的。古典学派的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就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由于他们所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开始和成长的时期,当时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尚在潜伏状态,资产阶级为着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以至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还能够加以比较科学的观察和分析。就是说: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还不是只从经济的表面现象来观察,而还能比较进一步的深入的加以观察,而观察到各种经济现象的内部关联。例如:古典学派对于价值利润的分析,都还是比较正确的,他们认识到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因此,他们的价值说,便叫做劳动价值说。此外,古典学派的利润说,其内容大体上是指剩余价值而言的。虽然他们尚未提出剩余价值这个概念,而且还有许多观点上的错误,但是他们所分析的内容,大体上是剩余价值的内容。因此,这种分析,基本上还是比较科学的,比较正确的。
古典学派的死亡,与庸俗派的兴起
但是,以后资产阶级的经济继续不断的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也随着日益暴露,日益展开,与日益尖锐化,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到李嘉图为止,也就宣告寿终正寝。李嘉图本人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者,但他的劳动价值说,还暴露了资产阶级不劳而获与资本家剥削的实质。因此,他的学说便被空想的社会主义者引用为理论的根据,来反对攻击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有鉴及此,觉得这种情况对自身的不利,因此,为了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他们就抛弃了古典学派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这种观点,开始把政治经济学引向庸俗化的道路,建立了庸俗化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庸俗化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有它基本的区别。他们不是对经济观察比较进一步的深入的加以观察,从观察经济现象的内部关联出发,而只是肤浅地从经济的一些表面现象出发,拉拉杂杂地罗列了一些经济现象,咀嚼一些以前政治经济学者对资产阶级无害的见解,形成他们所谓的政治经济学——庸俗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他们对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故意采取了掩蔽的观点,对于阶级斗争故意采取了调和的观点,他们就拿这种谬误的见解和主张,来欺骗无产阶级,要无产阶级驯服地为资产阶级服务,为资产阶级奴役、宰割。自此以后,科学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遂宣告死亡,庸俗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乃代之而兴。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更加发展与阶级斗争的更加尖锐化,欧美资本主义各国便纷纷出现了各种派别的庸俗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例如:在英国有新古典学派的出现,德国有历史学派,奥大利有心理学派,在美国有折衷派的出现,再以后复又出现了用高等数学说明经济现象的数理学派,第一次大战后,更有法西斯派的政治经济学出现。在日本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后进与先天不足,没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学产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各派学说,都由欧美输入,因此,形成了一个洋广杂货庞然杂陈的杂货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各派学说,样样俱全。中国也正如中国市场,是资本主义各国商品侵略的尾闾一样,在近百年来中国半殖民地与殖民地化的过程中,中国幼稚的软弱的资产阶级,及其政治经济学者,也与买办办货一样,从欧美贩进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各种货色,在中国市场上大肆贩卖,因此各国的各派的庸俗的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在中国也样样俱全,占领着旧中国各大学经济学科的讲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