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在艰巨的道路上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8-26
第2版()
专栏:

在艰巨的道路上前进
新华社记者 邵泉
矿山上,站着一个身体结实的中年人。他一头浓发,中等身材,灰色工作服上沾满了油渍。他凝视着前面一条弯弯曲曲没入深山的道路,眼里透露出刚毅的神情。
这个人,就是京西木城涧煤矿优秀的电车司机刘景元。他前面的道路,是矿上新修成的通往磨石安新采区的运煤电车路。路开在高山腰上,下面是幽深的山涧,上面是危耸的峭壁。全长五千五百多米的线路上,有三十九道转弯,有坡度达千分之二十二的陡坡,这是木城涧煤矿拐弯最多、坡度最陡最长最艰难的一条运输线路。
然而,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路。新建成的磨石安采区,在通车前已经生产了七万多吨煤,堆积在井口旁边的山沟里,如果不赶快抢运出去,雨季的山洪一来,煤就会被冲走。
可是,谁去这条路上担负繁重而艰巨的运输任务呢?
运输段的司机们知道,新路总不如旧路那样驾轻就熟,何况又是这样一条不寻常的新路。有人唯恐这个任务落在自己头上;但也有人抢着要去,刘景元便是其中最坚决的一个。
刘景元是一个老司机,1953年矿上一开始实现机械化运输,他就开车了。凭着多年的经验,他对这条运输线上的困难,作了充分的估计:那沿线的陡坡、急转弯,那看来虽然平整但是经过一场大雨之后就可能变形的地段,冬日,呼啸的寒风卷进驾驶室将冻得人手足麻木……,这一切,都需要自己用刚毅、机智去征服它。他想,困难总要克服,艰巨的任务总要有人承担,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吃苦在前”。他决心到这条路上去。
他向运输段党支部提出了请求。领导上了解刘景元有一付“当难不让”的性格,而且经验多,技术好。作了一番考虑以后,批准了他的请求。
正像预想的那样,刘景元到磨石安采区开车,果然遇到了许多困难:电机车和线路都是陌生的。煤车在一个急转弯接着一个急转弯的轨道上行进,像一条扭来摆去的长蛇,车身还震动得很厉害。他在陡坡上做过一次试验,不用机车牵引,煤车竟自行滑出一千多米远。几场雨以后,路基有好几处下沉了。在这样的条件下,车开快了,不安全,开慢了,又不能及时把存煤运出去。
刘景元几次沿着线路徒步走来走去,仔细观察和研究地形。开车的时候,他专注地望着轨道和架空线索,留神观察各种地势,从车身的摇晃和震耳的车轮声中,细心判断线路状况,同时不断改进操作,适应线路的变化。这样,他很快就熟悉了这条新的运输线路,即使在没有灯的夜晚行车,也能准确地了解哪个道岔不严,哪段架线偏歪,因地制宜地驾驶。而在遇到条件好的路段时,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十米,他也宁愿在变换操作上费点事,不放过一个加速的机会。
复杂的线路,容易损坏电机车,因此刘景元维护机车特别精心。班前、班后和运行中的空隙时间,他常常对机车进行检查、修理、擦拭、上油。就是上夜班,他也常借着灯光检查机车。隆冬季节,猛烈的山风咆哮着,车身蒙上了一层冰霜,刘景元也总是首先检查好机车,然后才去休息。有一次,刘景元开车走到半路,发觉机车的声音有点不正常。当时,四外一个人也没有,独自进行修理是相当费事的。他本可以把车开到终点,请机修工修理,但他从来不让机车带“病”运行,就坚决停车检查。原来是电动机里的零件坏了,线包已经发热,他立刻拿备件换上,避免了一次事故。
解放前,刘景元祖孙三代都在矿井下背煤。他自己十一岁就下井当童工,羸[léi]瘦的脊背上,每天压着几十斤重的煤筐,被资本家当毛驴一样驱来赶去。每当他想起过去辛酸的生活,就激发了对今天工作的热爱。九年来,他在木城涧煤矿开过十二台机车,从井下运出了成千上万吨的煤炭,没有出过一次事故。而特别使人们感动的是,这个成绩是在不平坦的道路上取得的。刘景元本来在木城涧采区开电机车,后来大华采区通车了,他听说那里路不好,煤车容易落道,就要求上大华采区去开车。后来,大华采区的煤快采完了,运输量相应减少了,他又主动提出回到木城涧采区开车;不久,人们又看到他驾驶的电机车,驰骋在通往磨石安采区的那条转弯最急、坡度最陡的线路上了。
电车头总是跑在前面。在艰巨的道路上,刘景元正像他所驾驶的电车头一样,总是跑在最前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