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8-27
第4版()
专栏:


吴岩
我的故乡是个“人家尽枕河”的小镇。市街是小镇的动脉,市河也是小镇的动脉。而一座座的桥呢,是市河的标点,也是市街的标点。市梢头的桥最高大,它是个惊叹号——至少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个惊叹号。
夏天晚上,市梢的大桥上风凉极了,也热闹极了。人们到这里来谈天说地,旱烟筒头在黑暗中红光明灭。大家都带着扇子。因为有的是风,大人们多用它来赶赶蚊子。孩子们用它载一只断了腿的螳螂或是蚱蜢,偶然有一只萤火虫飞过时,便立刻把螳螂之类甩在石板上,争先恐后地去扑那璀璨发光的飞虫去了。孩子们实在啰唣得太厉害,为的求得一个安静,大人就来说故事。说的也还是桥的故事:有一个地方,有一座很高的很高的桥。有一个人,在桥顶上玩儿,一个不小心,掉下去了。不过,桥是那末高,至今还没有听到他“扑通”落在水面上的声音。——这桥究竟有多高呢?孩子们的心灵里,这就不能不充满惊叹号了!
桥下有淙淙流水。水载着船,船载着人;流水载着船和人到远方去,从远方来,一路上又不知要过多少桥。江南水道纵横交叉,处处有白色的石桥垂虹似的把绿色的平畴接连起来。小时候,坐了小船到邻镇去走亲戚,一路上看腻了杨柳依依,天气热,阳光把人晒得昏昏然,便自然而然地瞌睡起来,江水中游鱼游到了自己的梦里,欢喜雀跃之际,忽然感到凉气突然袭来,沁人心脾。张开朦胧的眼睛:原来小船进入一座大桥的桥洞里来了。舟子看见我睡意尚浓,微笑说道:“安心再睡一觉吧,再过两座桥才到呢。”可见桥不仅是地与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是水乡旅途的里程碑哩。
其实,桥又何止是衡量空间的里程碑呢?遇到被称为名胜古迹的美丽桥梁,难道我们不觉得这物化了的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劳动,简直是跨在历史的长河上的吗?苏州城外有一条五十多孔的宝带桥,像白净花边似的镶在寥廓的绿水之上,真是秀丽极了。每次坐船经过的时候,我总要凝望谛听好久,总觉得这许多桥孔乃是眺望古代历史的窗子,而桥孔里澎湃的涛声中又响着历史的回音。我也喜欢一个个的数着桥孔,究竟是五十二孔呢,还是五十三孔?却始终闹不清,往往还因此和同舟的人争论起来;正如为了一首古诗一本古书展开百家争鸣一样,虽然不一定得出一致的结论,但在“与古人相通”这一点上,大家都感到欣悦,为这桥感到骄傲,而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解放后自由呼吸的日子里,由于桥而引起的民族自豪感,则又达到了“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在南北长期不能通车之后,一旦从上海坐火车直达北京,那一份喜悦的心情已经是够强烈的了;及至夜深人静,车轮忽然发出急促而又干脆利落的隆隆声时,心里真是激动极了,虽然看不见,却深刻地感觉到:火车是在黄河铁桥上飞驰着啊!正如从彩霞里看到太阳的万丈光芒,我在车轮隆隆声中听到了我国各族人民站起来的声音——创造新的历史的声音。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就像电影里的主题歌萦绕着整个故事情节一样,从此以后,始终萦绕在我所见到听到的各种美丽、著名的桥梁周围……
我想说几座桥。
一说赵州大石桥。它建于隋代,它那一大拱圈四小拱圈工程结构上的特点,是大家都知道的,我只想说一说它的栏板。从1953年起,就作着彻底修缮这座千年大石桥的准备工作了,三年之中,在桥下河床里挖出大小桥石一千二百余块,内栏板二十余块,有隋代原物,有唐代及以下各代补配的遗物;雕龙栏板和斗子卷叶栏板大体上可肯定为隋代原物;特别是前者,石质青白,上面刻着龙头和各种形式的奔龙、交龙、绞龙,形神兼备,正合上了一句俗语:“活龙活现”。论形象,跟六朝玉器雕龙相似,论风格,跟汉代壁画和画像石上的青龙相近,而两龙所捧的火珠呢,也跟响堂山石窟里所雕刻的火珠相仿。唐代张嘉贞为大石桥作的铭里说:“……其栏槛?柱,锤斫龙兽之状,蟠绕拿踞,眭盱翕歘,若飞若动。”现在我们看到雕龙的这种神态了。一千年前的这种若飞若动的神态,长期淹没在波涛滚滚的河床深处,如今重见天日了。重睹这古代雕刻艺术的珍品,我们的那种民族自豪感,是为古人的,也是为今人的。
二说金鳌玉?桥。它介于北京中南海与北海之间,一座令人留连忘返的桥;它是一座老桥,也是一座新桥。老桥的两端,原来有两个牌楼:金鳌,玉?。它们美丽,可是它们束缚着我们的道路,阻碍着车辆交通。我们把它们拆了。我们也把桥面展宽了,大大地展宽了,因为我们的道路是宽阔的。好像桥的长度也延长了,可是我看不出来,不敢乱说。只是觉得它应该这样长,这样宽,因为这样才跟我们的道路一致。它依旧以它的白石栏杆,它的古典式的具有民族风格的美丽,美化着我们的道路,点缀着我们北海和中南海,跟那世界上最小的城——团城——也十分和谐,十分相得,大有“相看两不厌”之感。金鳌玉?桥,它是一座推陈出新的桥:它体现了象征了我们对待艺术遗产的态度。
三说飞架南北的长江大桥。真是遗憾啊,我还没有去过长江大桥。我看报道,看照片,看画片,我总是有点埋怨情绪,埋怨它们没有能充分传达这座变天堑[qiàn]为通途的大桥的气概,没有能充分表现桥上汽车和火车分层疾驰的声势……其实我的埋怨里,处处透露着无限的兴奋和欢喜:我们建造了历史上空前的伟大桥梁,它揭开了祖国建设的新的一页,自然会要求文学艺术工作者在创作上像金鳌玉?桥一样的展宽延长它的桥面了!
再说呢,我们不是在建设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天桥吗?和这跨越整个历史阶段的天桥相比,长江大桥就不过是这伟大天桥上的一砖一石罢了,而需要磨砺锻炼,以求得与这天大工程相适应的,正是我们大伙儿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