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8-28
第6版()
专栏:


冯健男
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物,社会学和文学,往往离不开它。
巴金的《家》里,有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封建主义的家;曹禺的《雷雨》里,也有一个令人窒息的家,资本主义的、然而仍然是封建主义的家。
在《红楼梦》里,在《西厢记》里,也都有着那么一个令人窒息的家。
外国的情形也一样。《罗密欧与朱丽叶》,《欧也尼·葛朗台》,《娜拉》,《安娜·卡列尼娜》,……都无不有那么一个家。
这些家,都是令人窒息的,都是青春、自由和幸福的死敌。
被窒息、被杀害而死;斗争,失败,被认为大逆不道;出走,没有出路——这就是上面提到了的作品中主人公的命运和悲剧。
作为一部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现实斗争生活的小说,《红岩》也没有离开“家”。
这个“家”的主人公是谁呢?
应该说,这部小说里的所有英雄好汉都是。但最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的是刘思扬。——在“家”的问题上,应该说,他是真正的主角。
他本来有一个豪华的、“文明”的家。这个家里有楼房,有庭院,有假山,有花圃,有衣柜,有书桌,有收音机,有电炉,有牛奶,有银耳……他在这里出生,他在这里长大。
可是,他不要这个家,当美蒋反动派把他抓到“渣滓洞”里去关了许多时日之后,再把他假释放回到这个家里,这个豪华的公馆对于他更是完全失掉了“家”的感觉和意味了。是的,这不是“家”!这里什么都有,可就是没有幸福,没有自由!
他的家在哪里呢?在“渣滓洞”。他要“回”到“渣滓洞”去!为什么?因为那里有斗争,有同志,有党。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来说,哪里有党,有同志,哪里就是家。在此刻,除了“渣滓洞”,刘思扬是无“家”可“归”的。和这个“家”割断了联系,他无论如何不能忍受!
是的,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之家。在这里,虽然时刻遭遇着非刑拷打,面对着死亡威胁,但因为有组织,有斗争,却成了革命同志的“极乐世界”——
歌乐山下悟道
渣滓洞中参禅
大家悟的是革命之道,参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禅。正是因此,他们能够——
看洞中依然旧景
望窗外已是新春
他们知道,人民大解放的春天正在来临!为了迎接这个伟大胜利的到来,他们——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
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多么伟大的英雄气概!多么伟大的革命家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