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读者的挚友——首都图书馆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8-29
第2版()
专栏:

读者的挚友
——首都图书馆见闻
新华社记者 杜虹
8月的一天早晨,在北京古老的国子监门前的广场上停着一辆汽车,人们正在忙着向车上搬运大批的图书。其中有农村里打电井时需要参考的《电动机安装使用常识》和《电工基本原理》,也有生产队农业技术员要用的《排灌机械技术知识》、《灌溉常识》,还有农村青年爱读的文艺小说。汽车开出了,他们为郊区读者送去了精神食粮。这是我所见到的首都图书馆开始一天工作时的一幅图景。
首都图书馆的馆址,是元代兴建的国子监,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元、明、清三代全国唯一的最高学府,是当时太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学习的地方。在这个高大的古建筑群周围,生长着有好几百年历史的松树和柏树,枝叶扶疏,浓荫满地,环境十分幽静。当我踏进“集贤门”时,看到从这里进进出出的有年轻的学生,也有白发的老人,还有工人和干部。馆内的一百多万册藏书,为他们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出纳台前,有不少读者含笑而来,带着满意的心情而去。其中有些是馆员们不常见面的近郊青年。南苑生产大队的谭世学便是这些读者中的一个。他做的黄瓜和倭瓜嫁接,经过三代试验都已成活了,现在正需要学习如何控制良种发展的理论。他向首都图书馆提出这个请求后,馆员们从农村书库找到期刊阅览室,最后从收藏过期杂志的书架上才寻到一份可供参考的资料。谭世学是回乡参加生产的初中毕业生,他一边在生产中向老农学艺,一边专心学习农业知识。1957年以来,他先后从图书馆借阅了一百多册有关农业生物学的书籍,现在已经成了米丘林生物学的爱好者。
这个图书馆农村组的馆员们每次下乡送书,只要顺路,总要去看看谭世学的试验田,还顺便把谭世学在试验中所需要的一些参考资料带给他。为了满足广大农村读者的需要,有时汽车来不及送书,馆员们便用自行车直接送往近郊的公社和生产队,一天的行程常常是上百里。今年上半年,首都图书馆借给农村读者的图书就有六万七千多册。
许多馆员的办公桌上,放着读者们热情的来信,感谢图书馆工作人员给予的帮助,或者提出他们的新要求。哪怕是一个普通的查询,馆员们也是努力为读者寻找出确实可靠的资料。有一天上午,工厂组的馆员上班不久便接到北京石棉厂来的电话,要求图书馆协助寻找有关石棉橡胶板和石棉盘根两项资料。他们便从建筑、矿物、化工等类一共好几千册图书中查出《石棉水泥性质研究》、《电工用石棉水泥压力板标准》等十二本参考资料。接着石棉厂又来电话要求提供有关电解布的资料。馆员们在一排排工业资料书架上查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后来请教了石棉厂的同志,才知道电解布是电解槽里用的一种绝缘防腐垫里,这样才从塑料一类藏书中找出一册《石棉酚醛塑料衬里技术》。当石棉厂的技术员顾仲芳接到通知到图书馆来取书时,他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虽然没有见过面,但他们言谈之中却充满着深厚的友情。为了读者的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有时从一个书库找到另一个书库,有时为了一页图表或一张照片,要费很大劲在书海中去寻找。今年1月到6月,他们就一百多个专门问题,先后为北京第三机床厂、摩托车厂、光华木材厂等三十八个工厂提供了近八百册图书资料。
从首都图书馆得到帮助的,还有研究《红楼梦》的专家,写《郑和下西洋》的剧作家,考证东安市场今昔的商业工作者,以及许多教师、学者和学生,他们都从这里获得不少宝贵资料。在“彝伦堂”这座阅览大厅里,人们常常见到一位孜孜不倦、刻苦自学的青年。他是去年刚由北京第四中学毕业、因为身体残废未曾升学的张金声。他现在把首都图书馆当作他的自修学校,常常是来得早,走得晚,刮风下雨也阻拦不了。馆员们见他学习很勤奋,每次借书都跟他攀谈几句,有时还谈到业余学习的心得和意见。
不少青年读者和张金声一样,逐渐把馆员看成是亲密的朋友。有的学生刚知道自己考取了学校,便把这个喜讯告诉馆员;有的青年入伍时,临行之前还专程赶来向馆员告别;还有不少人见到馆员工作很忙,便主动来协助工作,在假日里,常常有许多热情的读者到图书馆来服务。
最近,首都图书馆正根据青年读者自学的要求,从文学、社会科学、自然常识、青年思想修养等八个方面来编辑自学指导书目,以便对他们进行从基础知识的学习到自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指导,使他们能在自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