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首都保育事业发展 公私立托儿所达四十余处 组织管理等问题尚待解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19
第4版()
专栏:

  首都保育事业发展
公私立托儿所达四十余处
 组织管理等问题尚待解决
【本报讯】北京解放以来,儿童保育事业进展迅速。据统计,全市现有公私立托儿所共四十二处,其中有十处是解放前的,有六处是从老解放区迁来的(洛杉矶托儿所、五四托儿所、通讯学校托儿所、荣臻幼稚园等),其余的多为机关进城后新创办的,如北海实验托儿所、青年团中央、财委会、交通部、供销处、铁道部、全国妇联幼稚园等。目前四十二处托儿所的儿童收容总数已达一千八百余人。
这些托儿所与北京市妇联都已建立了一定的关系。北京市妇联儿童福利部自今年八月一日成立后,就把推进本市儿童保育事业当作最中心的工作。她们首先对本市保育机关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并进行了重点详细的调查。同时,在全国妇联的协助下,将过去互不往来的儿童保育事业工作者联系起来,并召开了保育事业工作者座谈会,进行研究,讨论了托儿所的母爱问题,保育员工作时间、孩子入所年龄以及保教合一等问题,予北京托儿所事业以有力推动。
从目前北京市托儿所事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有几个问题是需要提出来加以研究的。
第一、托儿所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上发扬民主的问题。目前私立托儿所的领导,有的只有一个所长或院长,有的是设董事会,有的则是委托人;但在行政领导方面,一般是个人领导,因此不能充分发扬民主。公立托儿所的组织,有的虽然比较健全,如有全体大会、所务会等制度,有的则不健全,而且因为一切工作与制度都是在摸索实验中进行,对发扬民主改善管理也缺乏经验,因此,不论公私托儿所的管理,如何能够做到充分发扬民主,使托儿所的每个人员都能更好地发挥工作积极性,对儿童负责,确实是很值得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第二、托儿所的经费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因在战争期中,物质条件方面自然存在着许多困难。私立托儿所则因经费的比较紧,收费比较高,这使一般职业妇女送孩子入所很感困难。今后应设法从各方面动员组织可能的物力财力来推广儿童保育事业。
第三、托儿所的保育教育问题。目前中国保育事业还未能形成一套科学办法,在保的方面,尚未根据中国目前社会的生活水平,物质条件,对各种年龄儿童的营养作出统一的规定。教的方面,因保育人员政治质量与思想的差异,还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改善保教的方法。
这些问题的适当解决,将会有效地组织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共同推进新中国的托儿事业,使新中国的托儿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