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善于学习的沁水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9-05
第1版()
专栏:

善于学习的沁水人
本报记者 萧航
山西沁水县的很多干部和农民,喜欢称颂外地人。说起蚕茧的成倍增长,总要说,这是从江苏学来的。讲到棉花,他们都要感谢翼城植棉模范吴春安的指教。外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给予沁水的帮助确实不少。不过,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沁水的同志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他们把外地经验同本地情况适当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多种经营的发展。现在多种经营的收入占全县总收入的45%,比1952年增长了四点三倍。
在沁水,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很好。有大片的地区,无霜期在一百九十天左右,适宜于种棉花;山上沟底,地边地堰,都是桑树成林,历来是出产蚕丝的地方;从春到夏,满山野花,蜜源丰富,可以养蜂;这里是土石山区,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到处都能栽植果树;全县面积四百万亩,倒有一百万亩牧坡,是相当理想的畜牧业基地。长期在这种自然条件下面劳动着的沁水人民,很久以来就有从事多种经营的习惯,养蚕有三百年的历史,养蜂的历史也在百年以上。但是,在七八年以前,沁水的多种经营技术,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眼光来看,却还相当原始。棉花是开穴播种,稀稀疏疏,一亩不过二千株;遇到虫害,轻了不管,重了人工捕,扫帚扫,所以每亩平均只产二十来斤皮棉。土蚕产茧量很低,养法也很落后,“暖蚕是破布烂套,收蚁(幼蚕)是鸡毛乱扫,喂蚕是没时没晌,簇蚕是乱七八糟”。群众说,“蚕姑”是树头风,一年高,一年低,收成毫无把握。种果树,不整枝,不治虫,不懂施肥浇水。尽管“梨树长得大”,却是“十年九不挂”。有些群众把棉花、蚕桑、果树的病虫害,看成是“天年”,“种在人,收在天”,“生了虫不能由人管”,听其自然,无可奈何。因此,县委虽然早在1953年就已经提出发展多种经营的任务,并且组织了一支二百人的队伍,对全县资源作了普查,确定了规划,作了不少工作;但是发展速度很慢。1955年合作化以后,这个任务重新提出来了。那时候,由于合作化而有了20%的剩余劳力,除了用于土地加工以外,还需要开辟新的生产门路;群众在加入高级合作社以后,也提出了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的新要求。这些问题,不能只靠单一地发展粮食生产来解决。可是要发展多种经营,技术又如此落后,产量如此之低。需要先进的技术!这就是当时全沁水人民关心的大事。于是,从1955年以来,县委根据每一时期的需要,陆续提出了向外地学习的口号。在省外,养蚕学江苏,种苹果学东北,养蜂学四川;在省内,种棉学翼城,养牛学万荣,养羊学黎城,梨树治虫学高平,在县委领导下,开展了群众性的学习外地先进技术经验的活动。
为了领导,必须学习。几年来,每次派人到外地学习,县委的领导人员总要参加。目的是对外地经验直接作现场观察,分析它的优点缺点,同本地经验作比较,判断哪些可采用,哪些不能采用,便于回县以后心中有数地逐步推广。在外地学习期间,县委的领导人员总是兢兢业业,孜孜以求,即使技术细节,也不轻易放过。1957年,县委负责农业的领导人之一贾培宏,曾经到辽宁复县学习种苹果的经验。他在德谷寺农业合作社拜了一位有经验的老农陈德清为师。他先从育苗学起。在学习期间,又读了成套的果树方面的小册子,增长了理论知识。这一个月的学习,在他以后推广东北苹果的领导工作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县委领导人员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同时,在书本知识上花了不少功夫。像贾培宏,不仅读过一些果树方面的书籍,也读过不少关于蚕桑、养蜂、畜牧方面的小册子和专著。这些科学技术书籍,帮助他懂得了作物、动物生长的一般规律和增产的关键所在。同时也给老农经验找到了科学根据。对某些看来是很特别的动物的习性,例如蜜蜂的分工,找到了科学解释,打破了民间流传的一些迷信说法。另外,书本知识也帮助他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错误。有一次,他曾经根据养马场对蜂蜜的需要,建议马场养蜂,但他读过六百页的《养蜂学》之后,从书本上知道养蜂和养马是冲突的,蜜蜂容易把马蛰死,于是立刻通知养马场,取消了原来的建议,避免了可能的损失。
懂得了先进技术经验,县委领导人员这才有了说服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能力。好多农民都是疑耳信目,没有见过的事情,往往半信半疑。1955年,是推广改良蚕的第一年,尽管技术人员再三宣传改良蚕的产茧量比土蚕高两倍,群众因为没有看到过,并不相信。许多人都这样设想:“北方人南下还过不惯哩,江苏蚕来到咱这里,哪能行!”说:“江苏热,咱处寒,改良蚕种上不了山。”所以多半抱观望态度。在1959年推广意大利蜂群的时候,很多人也说:“今年看,明年算,后年决定干不干。”群众的这些想像,担心,多半不符合事实,却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他们没有亲见。至于“瞧一瞧”的态度,并没有错,他们希望先试验,拿出样子来,给他们一个认识外地先进经验的机会。
沁水县委给了群众这样一个机会。试验是推广外地经验的第一步。每一种试验,县委领导人都亲自动手。从1957年大规模地推广改良蚕以来,到现在已经六年了,县委第一书记李德全每年都要作一种试验,不是养蚕,就是种棉花。县委领导人的试验田,是同社员、老农、技术人员一起种的。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县委领导人员都按照他们所学的外地先进经验,同老农一起商量,一起操作。这种试验田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本村的社员、老农参加了整个生产过程,对外地先进经验认识得很清楚,深信不疑,在推广的时候,也就成了积极分子;另一方面,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请附近地区的基层干部和老农来参观。试验成功,又请附近地区的基层干部和老农来鉴定,讨论哪些办法可行,哪些办法还得改进,哪些办法不能推广,这可以使其他村子少走弯路。
县委领导人种试验田,只是推广外地经验的一种办法。沁水农村有各种各样的技术能手,总数在三千以上,养蚕能手最多,有一千三百人,种棉能手九百人。这些技术能手,许多都是经过县里一再训练的,既有实践经验,也有一些理论知识。每学习一项外地经验,都是先由他们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县委组织群众参观。在最初推广改良蚕的时候,用这种方法帮助两万社员认识和掌握了新的养蚕技术。妇女们说:“嘴说千遍,不如眼见。”“试验摆下样,庄稼人不用讲。”效果很好。
在第一次试验成功以后,外地经验是不是可以在全县推广了呢?不一定。1956年,七坡村第一次试养改良蚕,养蚕模范薛凤英小组蚕茧丰收,产茧量比土蚕高170%。虽然事实摆得明明白白,有些群众还不相信:“她们的产量大,是百年不遇一,瞎猫捉了个死老鼠——碰对了。”不仅群众,就是基层干部,有些人也不同意一下子铺开,主张逐步推广。在五龙头,1955年试养的改良蚕,很成功,产茧量比土蚕高两倍。第二年,技术人员建议淘汰土蚕,全喂改良蚕。当时的农业合作社主任于红全不接受。因为第一次试养,条件比较好,养改良蚕的是富有经验的能手张遵莲,全村干部都积极地支持她,她本人用了全部精力,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白天吃不下饭,黑夜睡不着觉”。如果全村都养,能不能养好,于红全没有把握。后来他同意养一半,另一半还是养土蚕。当时,技术人员觉得这位社主任过于保守。其实是错怪了他。技术人员在蚕桑学校读了那么多书,作过那么多实习,出了学校,又积累了相当的实践经验,而于红全所知道的却很少很少。他觉得没有把握,就应当多试验几次。
现在,沁水的农民被说服了,养的都是改良蚕。说服农民好不容易。仅仅推广改良蚕种这一件事情,计算起来,前前后后用了三年的时间:1955年试验,1956年大规模地推广,1957年才完全淘汰了土蚕。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到这里为止,推广改良蚕的任务是结束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改良蚕养多了,带来了一连串的新问题。1958年春天,李德全到乡下检查工作,看到养蚕的大忙季节,正是割麦子、锄小苗的农忙时候,劳动力显得颇为紧张。因为落后的养蚕工具,浪费了不少劳力。在征求了技术人员的意见以后,县委于1959年派了一位书记,带领干部、技术人员、木匠、铁匠,到江苏学习改革蚕具。从那一年起,沁水使用了新蚕具。节省时间最多的是蚕网。早先,清除蚕屎,要从这张席上把蚕挪到那张席上,一个一个的蚕都是用手拿,费工夫不说,也损伤蚕体。现在只要把蚕网铺到蚕匾上,撒上桑叶,一会儿,蚕都上了网,再也不用手捡。六个小时的活,半个小时可以做完。在这以后,沁水又派人到江苏学习过制蚕种、烘茧等等的技术。直到现在,有了难题,还是要跑江苏。学习翼城吴春安的植棉经验也是如此。从1955年学习整地、条播以来,到现在的七年间,几乎每年都要到吴春安那里学习一项新的技术。今年前半年大旱,旱地的棉田过了芒种才出苗。农谚说:“小满花,不还家。”芒种出的棉花,还有指望么?基层干部和群众有主张改种的,有主张加强管理、争取多收秋桃的,议论纷纭。于是,县委便派副书记何鸿义带人到翼城请教,并且把吴春安请到沁水棉区,作了现场指导,支持了第二种主张。现在棉花长得不坏,有可能达到预计的全县总产量。棉花是技术性很强的作物,吴春安在几十年的辛勤劳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学好的。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是一个过程,不是需要很短,而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沁水学习外地经验是成功的,但也走过一些弯路。他们曾经推广过春夏秋三季养蚕的经验,当年的产量提高了,却因为过多地采摘桑叶而损坏了桑树,影响了第二年第三年的产量。他们曾经在全县普遍推广意大利蜂群。后来才发现棉区不宜养蜂。因为在棉花盛开的时候,常常要大量喷射杀虫药剂,这招致了蜂群的大批死亡。试验中的这些失败教育了沁水干部,外地经验在试验以前固然不能推广,即使作了试验,如像养蜂,虽然在粮食作物地区试验成功,但是并没有在棉区试验,仍然会遭到挫折。即使分地区作了试验,如像养蚕,在比较冷、比较热和比较温暖的地区都作过试验,证明是成功的,而且不仅试养了春蚕,也试养了秋蚕,都是成功的,但是不懂得计算多少桑叶可以养多少蚕,一年之内,连养三季,也吃了大亏。学习外地经验该是有多少反复!
从沁水可以看到,外地经验对需要掌握先进技术的地区究竟有多么大的意义。沁水借助于外地经验,棉花、蚕茧、果树的产量有了成倍的增长。1961年,全县棉田平均亩产皮棉四十二斤,同翼城平均亩产四十八斤比较,相差不远,学生就要赶上先生。全国有成千上万的掌握先进技术的人物,如果他们的经验真正传播开来,某些地区的技术落后现象就会消失。如何学习外地经验,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这里需要的是既熟悉本地情况,又懂得外地经验,而又有使两者正确结合起来的一套办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