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花街访竹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9-05
第2版()
专栏:

花街访竹器
本报记者 周擎宇
十里长街的东段,弋江大桥的北面,有一条摆满竹器的大街,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芜湖花街。皖南山区的毛竹为芜湖竹器行业提供了充裕的原料,芜湖竹器匠工的精制产品又为花街平添了色彩。芜湖人要买竹器,到花街才算称心;外地人到了芜湖,也要抽空到花街走一趟,顺便买点竹器制品带回去。
花街的街道不宽,各式各样的产品堆叠悬挂着。这里,有竹器生产合作社的产品,也有个人生产的小商品,还有农村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产品价格大都按照生产成本各自计算,以合作社的产品最便宜。人们总是喜欢挑选价廉物美的产品,合作社懂得人们的心愿,特地在这里设了三个门市部,让人们自由选择,自由比较。
简朴的厂房,先进的工艺
为什么芜湖竹器社的产品最便宜?我们专程访问了竹器社。
这个社的厂房和办公室差不多全是毛竹结构,墙壁是用废料竹片拼成的,里外涂了一层薄薄的石灰泥巴,屋顶是用油毡纸铺盖,上面钉了方格木条。进门东西两侧全是竹工社员的作业场所,管理机构设在大门左边的两间小屋里。
社主任毕富金领着我们边看边谈。
按品种分类,这里有六个车间。在专制热水瓶竹壳的瓶壳车间,装置着“一条龙式”的长形机器,一头是各种规格的破篾机,另一头就是瓶壳编织机。我们顺着生产工序来到编织的一端,只见一个个竹壳躺在卧式的编织机上旋转滚动,一个篾工从容不迫地把篾丝填进去,同针织厂织袜子相似,不同的就是篾丝不像棉纱那样连绵不断。编织水瓶壳共十八道工序,手工编织,一天只能编十五只,现在用机器编,一架机器一人看管,一天可编一百二十只到一百五十只。这种机器从正式生产到现在已经一年零七个月了。实践证明,这项技术革新,基本上已经巩固下来了。
从来,篾匠的劳动是离不开篾刀和牙齿的,篾刀破篾同时要用牙齿咬紧拉开,这就常常引起牙齿脱落,满手伤痕。所以,竹器行业中曾经流传这样的话:“篾匠无好手,皮破血直流,满手贴膏药,何日能出头。”往昔的悲惨景象,今天,在这个合作社里已经基本上消失了。
大都是为农村准备的
农具长料车间不像瓶壳车间那样单一,品种很多。这里有装稻用的稻箩,有囤米用的?子,有选米用的筛子,还有晒米用的晒垫。总的说这里的产品都是为农村准备的,是为农村夏收或秋收准备的。目前,这个车间正在赶制稻箩。今年,他们的稻箩计划生产六千担,已经完成了上半年生产任务。现在考虑到秋收年景比夏季还好,又追加任务一万担,争取在秋收前后送到农民手里。
稻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产品,底是方形的,箩口是圆形的,腹部又稍稍鼓一点。手工生产当然容易掌握,用机器生产就有不少的困难,特别是分篾的困难。在这里,我却第一次看到手摇围篾机编织稻箩。机器十分简单,一个手摇轮盘带动三角梳左右摆动,准确无误地把纬篾分开,紧接着,作为经线的篾丝从传动管里很快围上去。据说这项改进比纯手工生产提高效率两倍。这项机器从1961年4月投入生产,也基本上巩固了。
从支援农业的角度来说,农具长料车间的产品还不包括农村的全部需要。有一部分产品在短料车间生产。我们趁便参观了短料车间,这里,有连耞、扒子(打场用具),扁担、桶夹(运输用具),还有端子、升子(竹制的量具、衡具),还有竹碗、竹筷……。真是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短料车间给我的突出印象是,废次材料,尽量利用。过去,许多竹头竹屑,都当柴火处理了,现在实行充分利用,不仅为社会增加产品,而且为企业增加了收入。拿竹碗来说,这部分原料都是用处不大的竹根,现在一个旋工制碗,一天可以生产一百多只,一年可以收入八、九千元。这种产品坚固耐用,不烫手,很受农村欢迎。毕主任告诉我,由于实行了机器破篾和充分利用废料,这里的材料利用率达80%以上。
老师傅的心愿
在各种产品中,筲箕篓子(即淘米篓子)是这里的名牌产品之一。生产这项产品的老工人名叫李德财,他的筲箕美观耐用,漏糠屑不漏米粒。因为他的筲箕与众不同,人们叫他“筲箕李”。像李德财老师傅这样有名的产品,据说还有王政洲的筛子,张家的簸箕,汪师傅的垫板,杨瑞道的丝篾生活,都有一定的名气。毕主任了解我的盘算,特地找来了几位老师傅一块儿漫谈。
专管配料的孙师傅名叫孙海清,今年五十四岁,祖传做篾工活。几十年来,天天同竹子打交道,摸透了竹子的脾气。竹子在他手里颠一颠份量,看一看色泽,马上能判定出它是广德的还是泾县的,是山南的还是山北的,是长在泥土山上还是石头缝里,它的韧性怎样,做正料还是做配料用好。简直是一目了然。
做垫板生活有名的汪谟玉,今年四十九岁,十七岁就在沿江和无锡一带赶码头做帮工,春季在九江、安庆一带混点零活,夏季到无锡去编蜜桃篓子,秋季赶到南京做蛋篓活,冬季,谁也不要帮工了,他们叫做“杨柳落叶,篾匠作孽”。汪师傅的垫板活线条笔直,编织紧密,泼水不漏,可是这番手艺只是在解放以后才大大发挥作用。现在,从他手里培养出的学徒已经有一百多人了。
参加漫谈的还有魏绪贵老师傅,担任筛篾培训工作,培养社员子女习艺。现在在他身边学艺的有十三人,年龄大都在十五六岁左右。师徒之间充满了亲切和蔼的气氛。魏师傅十四岁当学徒,专做筛篾生活已经三十五年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的筛子,不论是米筛、篾筛,也不论是面筛、灰筛,孔眼大小一律,做得紧密,扎得结实,敲起来铿锵有声。筛糠的不漏碎米,筛米的不漏稻谷。
擅长丝篾生活的杨瑞道老师傅,是老师傅当中较年轻的一个,十五岁当学徒,今年四十八岁。他,沉默寡言,勤于钻研。我们在农具车间看到的手摇编篓机,就是他创造的。
老师傅们在想些什么呢?漫谈中,他们吐露了两点心愿,一愿学徒们认真地学习手艺,精益求精;二愿合作社的产品经常地保持质量水平,保证用户满意。这是多么真诚的心愿啊!花街门市部的用户们乐意地选购合作社的产品,不是同老工人的心愿正相吻合吗?
可贵的经营思想
车间的见闻和老工人的谈话,使我领悟到:这个社所以能够做到产品比较好而价钱又比较便宜,原来是勤俭办社的缘故,是改进技术、提高工效的缘故,是老工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产品质量有所保证的缘故。
毕主任又补充了一个重要情况,说他们这个合作社规定:农村需要的竹器生产资料,尽量做到少赚钱。合作社的经常产品有一百二十多种,其中五十三种是依据支援农业的方针确定价格的。这部分产品,单从品种来看好像不算多,从数量看却是大量的。这就是说,还要加上一个指导思想上的因素。
在正确的经营思想指导下,这个合作社的生产成本逐年降低。1961年底结算,合作社自有资金达二十一万七千余元,同1958年比增长将近一倍。
当然,这个社的经营管理也还存在不够的地方,譬如,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还不够严谨,民主生活还不够健全。但是,这些缺点,他们在最近一次社员代表大会上作了坦率的检查,并且提出了改进措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