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乌蒙山上“看天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9-06
第2版()
专栏:

乌蒙山上“看天人”
本报记者 黄昌禄 王左生
云南镇雄县气候服务站,从1957年6月开始发布单站补充天气预报以来,准确率一直比较高。去年镇雄出现了八次雹、洪、霜冻等灾害性天气,他们报准了七次。今年县内出现三次低温,全部预报准确。
论设备,镇雄气候服务站的仪器相当简陋。当初建站时,只有测量温度、日照、风雨、蒸发的几件仪器,连气压表和测云器也没有。即使到今天,也不过几间普通小屋加上个观测场而已。论水平,当初建站的两个人,一个是工龄较长,经验丰富的老观测员,一个是只在中级气象学校受过短期训练的新手。1960年增加了两个人,也是从其它单位“改行”的。那么,为什么他们能够作出比较准确的天气预报呢?
1956年冬天,谭文光和他的伙伴来到了滇东北乌蒙山中的镇雄县。县委负责同志满怀期望地对他们说:“我们处在云南的东北角,气候与省内其它地方差别大,昆明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对我们这里不适用。有时预报要下大雨,这里却是晴天。你们来建站,能够自己发布天气预报就好了。”谭文光当时解释说:“发布天气预报,必须了解长宽几千公里和垂直上万米范围内的大气物理状况,需要很多仪器设备和专门的报务员、预报员等。我们这个站,仪器少,水平又低,作预报恐怕办不到。”他说的也是实情。按照通常的业务范围,县气候服务站,甚至比它高一级的气象站,主要任务是观测当地天气情况,向上级气象台提供资料。因此,县委没有勉强他们。
1957年3月19日,镇雄降了一场冰雹和暴雨。由于事先毫无准备,有三十多个乡受灾,快收获的麦子,刚种下的洋芋,都遭雹打水冲,损失庄稼一万二千多亩。事后,县委负责同志又把谭文光找去,沉痛地对他说:“农民辛苦了几个月,快要收获的庄稼,给老天爷收去了。如果能早几个钟头预测到这场冰雹和暴雨,做一些预防工作,损失会小些。”
县委负责同志的话,给谭文光启发很大。他和气候站的伙伴们,回忆在这次冰雹和暴雨发生之前,气候记录上是有明显征兆的。从3月15日开始就有卷云移到镇雄,一直持续到18日下午转为卷层云,并开始出现日晕。同时气温显著升高,绝对湿度剧烈下降。这样反常的天气,是天气发生剧变的先兆。这说明本来可以事先向领导机关提供一些情况的,但没有尽到天气哨兵的责任。这时,他们开始产生了一个信念:气候站不见得就不能预报天气。
从此,他们除保证完成原有的观测任务外,主动地增加了目测项目。每天都观察本地天气的演变,预测它对未来的天气将发生什么影响,并且记录下来,接着用后来出现的天气变化来校对原先的判断是否正确。另外,他们还深入群众,搜集哪年哪月下过大雨?哪几个月常下冰雹?结果,得到了许多关于天气的资料和谚语,如“梧桐山戴帽,镇雄城撒尿(撒尿即下雨)。”“晕过午,晒破土;晕不过午,要下雨。”对这些谚语,他们一一在实践中验证其准确的程度,而后分别用来帮助预报未来的天气。
根据这两方面的资料,他们试作未来六小时的天气预报,以后延长到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县委负责同志知道了这件事,鼓励他们向外发布天气预报。但要正式发布预报,又感到准确率还不够高。县委负责同志问他们,要提高预报准确率,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他们希望有一架收音机,收听附近各省气象台的大范围天气预报,了解到大范围的天气形势,再结合本地的天气特征,作出预报。县委马上拨了一架收音机给气候站。结果,预报准确率就由原来不到60%提高到70%左右。从那年6月27日开始,正式向全县发布未来二十四小时的天气预报了。
第一炮便打响了。那年7月初,全县等雨栽秧,当时却久旱无雨,许多农业社都准备派人上高山找水源,再开沟引水。正在这节骨眼上,7月5日,气候站预报当晚有十五毫米到二十五毫米中雨的消息。当晚果然降雨二十三毫米多,许多农业社既节省了上山挖沟的人力,又及时栽上了秧。为此,云南省气象局还专门派来了一个预报员,帮助他们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了预报的准确率。到那年底,预报准确率平均达到83.7%,1958年以来,一直保持在90%以上。
镇雄县的幅员较大,东西宽四百华里,南北长约二百华里,有高山,有丘陵,有河谷,犬牙交错,高的地方拔海二千五百米,低的地方八百米。在不同高度和地形的地区,气候的差别很大。1958年7月,气候站预报了一次大雨,有几个区没有下。没下雨的地区,群众要求气候站在预报重要天气变化时,最好能具体报出影响哪些地区。
要作分区预报,就得了解全县的地形地势,山脉河流的走向以及它们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气候站熟悉气象业务的两个同志都是外地人,对镇雄县的地理非常陌生。他们便经常留一个人在站里值班,担负观测和预报的工作;抽出一个人下乡,随身带一张地图,边走边访问老农,了解当地天气情况,同时观察山势地形,然后打开地图校正位置。这样经过近三年遍及全县十三个区的实地调查,经过反复研究,摸出了为什么“雨隔一匹山”,山这边下,山那边又不下?为什么“雹打一条线”的道理。1961年4月2日,他们收听到成都气象台和贵阳气象台的预报,说西北方向有冷低压中心南移,在3日影响到四川的东部,4日影响到贵州。他们根据对山势、地形的了解,以及对几年来积累的有关下冰雹资料的分析,认为这个冷低压中心到四川东部和贵州以后,一定会沿赤水河谷侵入本县的部分地区,造成暴雨及冰雹。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他们又访问了有看天经验的老农。于是,气候站发布了4日在坡头、母享、大湾等区将要降阵雨及冰雹的消息,通知这几个区注意保护牲畜及庄稼。4日,这几个区果然降了暴雨和冰雹,比预报的时间只晚一、二个小时。
这时,群众又向气候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们可不可以早几天预报,要能早两、三天告诉我们,就好防备了。”气候站的同志已有了为农业服务的信心,不再像当初那样顾虑重重了。不过,作中期天气预报,需要掌握更大范围的天气活动,需要对各种天气因素进行更系统的分析研究。他们又从书店买回了高等学校用的《气象学教程》和一些参考书。每晚工作之余,便埋头在一盏油灯下,如饥如渴地自学起来。为了掌握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演变,他们收听气象广播的范围也扩大了。这样学习书本知识,结合实践的结果,终于作出了比较准确的中期天气预报。在这基础上,又运用几年来摸出的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编出了镇雄县一年的长期气象展望,提供给县农业领导部门及人民公社作为安排生产时防御自然灾害的参考。
镇雄气候服务站,由于作预报,需要经常观测与判断各种天气现象和记录,他们不仅没有影响原有的观测任务,而且保证了向上级气象台提供资料的正确性。五年来,曾数次获得气象系统先进单位的称号。
不过,镇雄气候服务站的工作,也并不是完全不出问题的。如去年8月下了一次特大的暴雨,在二十四小时内降雨一百五十三毫米,他们却预报成小雨。由于人们对气候站的信任,事先未作防洪准备,结果在部分地区造成了洪灾。他们从这次教训中认识到,不能满足于预报准确率的百分比,在十次预报中,即使报准了九次,但只要有一次预报不准,也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目前,他们正针对过去报错、报对的一些天气实例,追根究底,努力钻研,提高业务水平,为达到更高的气象预报准确率而努力。(附图片)
徐启雄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