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9-13
第6版()
专栏:

“势” 腾放
提到“势”,想起两句老话:一叫“因势利导”;一叫“势有不同”。这前一句,当然重要;后一句也不可等闲视之。看不到“势有不同”,“因”就失去了基础;至于“导”,因为不是从实际出发的,也就未必“利”了。
《三个书记》(载8月6日人民日报)里的区委副书记高向清,大概因为不明白这层道理,几乎误了种麦的大事。对“麦无二旺”、“寒露到霜降,种麦不荒唐”等等,他是晓得的,甚至也许背得滚瓜烂熟;只是不晓得走马岭那地方特别。那里山高地寒,背阴坡子又大,秋分一过就扎耧,本来并不荒唐,他却说是“早”了。偏偏支部书记李书林到县城开会去了,留着副书记王小全在家。这人“为人非常随和,耳根子又软”,碰上个“年轻气盛”的上级,没有说上几句,就打起了“顺风旗”,种麦的事就这么搁了下来。以后要不是李书林很快回来,赶紧组织种麦,准会误了大事的。
高向清那个“早”字断得荒唐,是不用说的。他的荒唐,是从粗心大意来的。这粗心之处,就是忽略了“势”——想着“因势利导”,却忘记了“势有不同”。
历史上有个“孙庞斗智”的故事,说的是战国时代的军事家孙膑,在齐兵与魏兵周旋的时候,怎么利用了魏兵轻视齐兵的弱点,“因其势而利导之”,用了个“减灶之计”,终于使魏将庞涓中计,兵败身死的。这是“因势利导”的一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还有一个虞诩与羌兵周旋的故事。说的是东汉大将虞诩在去武都的中途路上,怎么遇上了羌兵,又怎么“因势利导”,用了个“加灶之计”,终于摆脱了羌兵的追击,胜利到达武都的。这是“因势利导”的又一例(见《资治通鉴》卷四十九)。同是“因势利导”,为什么一个“减灶”,一个“加灶”?有人也曾这样问过虞诩。虞诩答道:“……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这个“势有不同”答得妙。讲辩证法,同与不同,是对立的统一。没有不同,同又打何处说起?“因势利导”这个见解的卓越处,也在于它并非从天外飞来,而是从“不同”中得来,并且那个“势”字本身,就承认了势的不同。要不“因”的既无来由,“导”也无从说起。
用兵如此,种麦并不例外。一个区的地方虽说不大,势也有同有不同。同处不能漠然视之;不同处也不可掉以轻心。按同处说,“寒露到霜降,种麦不荒唐”;按不同处说,走马岭“秋分一过就扎耧”,就是赶了节令。从实在的势出发,种麦有早有迟,这叫“因势利导”;抹煞不同,强求一律,那“因”的就不是势,而是脱离“势”的主观愿望。从主观愿望出发,因为出发点错了,即使费尽思索,也还只能叫做粗心。
粗心大意是不该有的,哪怕只是“丝毫”。细心又该如何?答案可以有种种,注意势,注意势的同与不同,该是最根本的。不同之处,有时看去,像是“差之毫厘”,如果忽略了它,就会“谬以千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