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宇宙航行员在太空怎样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9-13
第6版()
专栏:知识信箱

宇宙航行员在太空怎样生活 四、在飞船里怎样睡眠?
宇宙航行员是怎样睡眠的呢?我们人生活在地面上,随着日夜的变化,在工作、生活起居、社交等许多方面,都是有节奏有规律的。但是,在宇宙空间,因为飞船每八十多分钟绕地球一圈,没有二十四小时的日夜变化,航行员的工作又是独立进行的,所以很容易打乱他们的生活节奏和规律,使他们感到生活不习惯,工作效率受到影响。可是,在这次飞行中,航行员依赖无线电通讯指示工作和活动,他们就可以仍然按照二十四小时的变化,有节奏有规律地生活和工作。他们每天二十一点入睡,定时工作,定时进餐,定时休息,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将来进行星际飞行的时候,用无线电讯号联系并不方便,这就要建立新的生活制度。过去,有些科学家研究,在特殊条件下,是否可以重新建立一套生活节律?会不会影响工作效率?研究的结果是,反应比较灵活的人重新建立生活节律比较容易,影响工作较少。一般说来,因为航行员在飞船里生活和工作都比较单调,容易导致睡眠,因此,新的生活节律很可能短于二十四小时。
关于航行员睡眠生理上的一些问题又是怎样的呢?在地面上,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在体力劳动以后很容易入睡。可是,在飞船内,不仅没有体力劳动,而且肌肉张力大大地降低,运动也只是一种短时间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航行员可能睡不熟,容易醒。可是,这次飞行,他们虽然每夜只睡七小时,却睡得很好,完全恢复了疲劳。
在地面上,人们睡觉时,身体的重量总是压在下半身,隔一定时间以后,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被压的感觉神经末梢发出大量冲动,传到大脑,使睡眠逐渐变浅,最后大脑发出命令,引起反射性翻身。换了一个新的受压部位后,睡眠又变得较深,就这样引起睡眠深度的周期性变化。人在失重的时候,身体上没有受压部位,因而不引起翻身动作,睡眠也就没有因受机械压力而引起的周期性的变化。这样,睡眠生理学也就会发生新的周期性变化。
航行员在飞船中睡眠,需要用带子把身体固定好,否则只要一弹腿,就会撞头碰脚,在座舱里飞荡起来了。 五、眼睛——宇宙航行员可靠的定向器
人们在进行正常工作之前,通常总要先判断一下自己是在什么位置,自己与工作环境相对的关系是怎样的,人们称这为定向能力。平常感觉到位置和状态的,有很多感觉器官。在正常情况下,重要的感觉是来自内耳的平衡器官——耳石。耳石有重量,它压在一定的毛细胞上。耳石受重力作用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体位。有一种虾,它的平衡器官含铁质较多,如果用吸铁石放在它的身旁,它的脚就会朝着吸铁石的方向活动,而不向着地面行动。因此,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如果耳石失去重力,它能否判断姿势,尤其是能否正确地判断自己的方位?在失重的情况下,航行员的大部分感觉器官,如耳石、肌肉等,已失掉敏感。内耳平衡器官已经失去重力作用,身体感受器也因失去体重而没有作用,那么,能判别方位的只有眼睛了。所以,眼睛是宇宙航行员可靠的定向器。由眼睛定向,粗糙动作和整体行动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一些复杂动作和同时进行几种动作,就有一定影响。
[待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