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尊重地方农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9-18
第2版()
专栏:

尊重地方农俗 本报记者 范荣康
秋收大忙前夕,记者来到贵州南部都匀一带。这里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州一百八十多万人口,辖十三个县市,境内有平坝、有高山、有水田、有旱土,是一个典型的贵州农业区。
黔南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历年的水稻产量占粮食产量的60%到70%。今年,这一带虽有一些插花性旱灾,有的地方还旱得比较久,但水稻还是长得不错。我们到一些生产队去访问,社员们都面带喜色。他们现在考虑两件事。一件是收得细一些,能够多分一些。老农们尤其不放心“后生”,嫌他们打谷子扬得太高,抖得太狠。生产队的干部正忙着开老农座谈会,总结精打细收的经验,立规矩,置工具,对青年进行颗粒还家的教育。再一件就是收了谷子种什么?种多少?全州上下,从州党委书记、州长,到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大家都在盘算这件事。看来,今年年景不错,这是已成定局的了;明年如何,却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今年秋种这着棋走得怎样。
我们同各级党委的负责同志和生产队的干部交换意见,也到州农业局同一些技术干部开过座谈会,大家的看法都是一致的:种什么、种多少,既要接受国家计划的指导,考虑社员安排生活的需要,又要尊重地方的农俗。
一般说来,农事活动的相沿成习,总是有些道理的。从黔南历来的耕作习惯看,复种指数较低,秋种面积一般都不大。这一带有两句话:“大季才扎实,小季添兴旺”。这两句话,多少反映了人们对大秋作物和夏收作物的不同态度。大秋作物,其中主要是水稻,左右着全年的粮食生产。
黔南的粮食生产虽说是以水稻为主,但全州一百六十多万亩田中,有水源灌溉的不到五十万亩。水稻生产“有收无收在于水”,没有水源保证怎么能种好水稻呢?这除了在自然条件上,黔南雨水比较充沛,“望天水”田一般还能望到天水之外,主要是当地农民有一套保水的办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留“泡冬田”。“泡冬田”是在秋收过后先就把田犁一道,打好田坎,蓄了水过冬。来年春后,不管雨水如何,这种“泡冬田”都能满栽满插。有的“泡冬田”田坎打得特别高,一田水能灌两田用,当地称为“屯水田”、“老母田”,这种田实际上起了小小型水库的作用。除了留“泡冬田”之外,有的地方还留“抗冬田”,这种田大都是保水能力极差的,人们给它起了个非常形象的名称,叫“筛子田”,有多少雨,便漏多少水,无法泡冬。每年秋后,这种田也是先犁一道,使土地疏松,促进地力的恢复,春后下雨就赶紧打田,用精耕细作来增强土地的保水能力。
留了“泡冬田”和“抗冬田”,稻田的复种指数自然就低了。这是田里的情况。除了田,还有土。从耕地面积来看,黔南是田土各占半数,土的复种面积比较大些,但是也有轮歇的习惯。
不但秋种种多少,要服从大秋;种什么,也要服从大秋。这里的习惯,秋种大都种油菜、豌胡豆,以及一部分绿肥,粮食作物种得不多。粮食作物中又是大麦种得多些,小麦种得比较少。据老农们谈,油菜和豌胡豆都是早熟作物,能够赶在春雨前收获,不影响水稻的栽插,而且种油菜不瘦田,油饼又是很好的肥料,豆秧也能肥田,都有利于水稻的生长。种绿肥的田,大都用作秧床。大麦的收割期虽比油菜晚些,也不致同稻田里活路最忙的时候挤在一起。唯有小麦,生长期长,收小麦的时候,正是打田插秧最忙的时候,也是薅二道包谷的时候,劳动力安排不开。若是把小麦点在田里,问题更大。一是消耗田的肥力,影响水稻的产量。二是春雨来的时候,小麦还没有熟,要把水放掉;等小麦熟了,雨期已过,又插不上秧,造成丢荒,即便改种包谷,产量也远不及水稻。因此,这一带除了一些水利条件较好的平坝地区过去就有种小麦的习惯之外,大部分地区都很少种小麦,农民也没有吃面食的习惯。
黔南这一套茬口安排,可以看出一个鲜明的主题:一切服从于水稻生产。大秋作物同夏收作物的比例,夏收作物中油菜、豌胡豆同粮食作物的比例,夏粮作物中大麦同小麦的比例,都是根据有利于水稻生产的前提来安排的。水稻生产“抢到雨前便是粮”,全年的农事活动,直接间接,又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布置的。
有些地方的干部,正是在“泡冬”还是复种,种油菜还是种小麦这样的问题上,对当地的农俗尊重不够,研究不够,吃了亏。这些地方的同志当然也是一片好心,希望“小季赶大季,一季变两季”,能多收些粮食。他们把复种指数订得过高,把小麦播种面积扩大得过多,挤掉了不少“泡冬田”,结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水不够用。“泡冬田”减少后的直接影响是蓄水量减少了,抗旱能力降低。过去这一带有“两坎水保丰收”的说法,现在要四五坎水才够用。二、畜力、人力不够用。“泡冬田”在冬前都犁过,实际上是把一部分春耕时的农活挪到冬前去,减少了春耕大忙时人力畜力的负担。这种田春耕时犁一两道就能插秧,而一亩干田要比一亩“泡冬田”多费三五个牛工和人工。三、插秧季节推迟了。过去二十几天,最多一个月插完秧,现在要拖到五六十天。“夏至插秧缺一腿”,有的地方夏至以后插的秧占一半以上。四、土地肥力降低,肥料不够用。“泡冬田”泡了一冬,肥力足;种小麦的田不但要上很多肥,而且还瘦田,种了小麦的田再种水稻,要比“泡冬田”多上一半肥料。水、肥、人工、牛工,样样都应付不过来,最后的结果便是:小麦的产量虽有增加,水稻的产量却减少了,甚至小麦增产之得,远不能补偿水稻减产之失。这些地方的农民说,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吃一亏,长一智。现在,记者所接触的同志,对地方农俗的看法就不一样了。他们说,一地的农俗,并不是哪一个人随意立下的,也不是哪一个人想改就能改掉的。黔南留“泡冬田”和安排茬口的习惯,是同当地的水利、肥料、土质、人力、畜力等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这套办法,能够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平衡生产对用水、用肥、用牛、用人工的需要,因而是有效的,合理的,应该看作是多少年来人们根据当地的条件在同自然作斗争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当然,这些经验也不是完美无缺、一成不变的。解放后的十几年中,人们也一直在根据社会条件和其他生产条件的变化,不断地丰富这些经验。集体化以前,这些经验还是比较零碎的。当时由于受到一家一户各自为政的小农经济的限制,人们还不可能根据田土的不同情况和各种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在大范围内作统筹安排。集体化以后,哪里留“泡冬田”,哪里种小麦,茬口怎样安排,才有了统一的计划,得到更合理的布局。近几年中,有的地方也适当增加了一些品种,站住了脚,成为当地安排茬口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是成功的经验。这种成功的经验,是在尊重当地的农俗、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取得的。
根据这种认识,这里的同志都主张今年秋种适当控制复种指数,扩大“泡冬田”和“抗冬田”的面积,在复种面积上多种些油菜、绿肥,少种些小麦,特别是不要让小麦多占稻田。看来,这是一着好棋。由于这几年来的夏粮也解决了农民几个月的生活安排问题,不可骤然把产量压低,这里的同志又强调“逐步”两字:复种指数只能逐步降低,“泡冬田”只能逐步增加,小麦播种面积只能逐步压缩。还有的同志主张夏粮少种高产,只减面积,少减产量,这当然也是一个好的设想。
黔南农俗,不限于黔南一地。贵州其他地区,也有同这里类似的耕作习惯。越过省界,到了四川,也有留“冬水田”的做法。不过,由于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和其他生产条件的不同,各地的农俗还是不尽相同的。即便是在黔南,山区同平坝地区就不一样。甚至同是平坝地区,水利和土壤的情况不同,有的留“泡冬田”,有的就不留“泡冬田”。因此,这里所说的一些农俗,从全国范围来说,显然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值得引起普遍注意的,是不管什么地方都要尊重当地的农俗,因为归根到底,这还是一个尊重客观实际,从实际出发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