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虎穴探源记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9-20
第6版()
专栏:

虎穴探源记趣 拾风
最近,听一位铁路界老工程师谈了个虎穴探源的故事,颇为有趣。
几年前,鹰厦铁路修筑过程中,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曾为一座水塔有了争论。照原设计,某车站附近需建一水塔,但施工单位认为不必,理由是,附近深山有泉水可以利用。如能稍加疏引,用水无虞,省时省工而又省钱,何乐不为;设计单位则坚持原议,也有理由:泉水未必能用之不竭,如遇天旱,怎么办?岂不因小失大,妨碍运输。各执一词,要求领导决定。这位老工程师正参与其事。既然关键在泉源,那就非实地调查才能定夺。当即由他邀请双方代表一道,携带干粮、枪只闯进深山去。刚到山脚,猛然发现道旁出现一张景阳岗似的榜示,略谓:“山中有虎,行人当心!”明知山有虎,去?不去?大家一研究,人多势众,且有武器在身,怕它怎的!而况,如果中途折回,那就永远揭不开泉源的谜。这一群勇士终于甩开大步继续深入,结果怎样呢?这位老工程师回忆当时情景时,说:“一路上伐木丁丁,说明白云深处尚有人家。”虎并没有碰上,泉源倒找到了,施工单位的建议得到了肯定。
故事不算惊险,可也有些曲折。人们可以由此产生不同的联想,得到不同的启发。而我的兴趣,却集中在那块榜示上。设身处地,我将如何?明明说有虎,那就“宁可信其有”。而老虎又是要吃人的,该怎么办呢?一种办法,知难而退,不去冒险。这样固然安全。水的问题仍然可以用修建水塔办法解决,只是,如果对国家建设事业有责任感的人,那就不免内疚,因为还有一条可能“省时省工又省钱”的路子并未尽力去探索,在这个问题上也还算不得善尽职责;另一种办法,就是鼓足干劲,虎穴探源,把事情办个彻底。而要这样,就得准备担当一点风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很有道理的。
虎穴探源,并未遇虎,是否能说榜示毫无根据呢?我看,也不。虎可能有,甚至确曾发生过老虎伤人事件。必要的提醒和警告,是正确的,尤其对某些冒冒失失、赤手空拳的单身行人,更为需要;自然,如果是结伴而行、身带武器的,那自然又是另一回事。
不过,也还有精神状态问题。精神状态,贵在正常。根本不理睬榜示的警告,不作必要的打算和防备,贸然闯进深山,那是“行险侥幸”,有害无益,算不得“勇士”;反过来,事实上本身已具备有充分“入虎穴、得虎子”的条件,但视而不见,信心不足,“一年被蛇咬,三年怕麻绳”,听说有虎,掉头便走者,那也算不得“智者”。
虎穴探源这故事之有趣、有意义,就在于入山者既承认有虎,又不怕虎;既不麻痹,也不畏缩;既有胆,又有防;为了探索真理,敢于坚定地、昂扬地奋勇入山。我以为,这群勇士们可以为师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