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在激流中”观后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9-20
第6版()
专栏:影评

“在激流中”观后记 高汉
看了《在激流中》,觉得这是一部富有诗意的好纪录片,它立意深远,表现生动,善露善藏,饶有令人回味的地方。
《在激流中》是通过福建闽江运木工人在流送木材途中同险滩、危礁、急流和黑暗的隧洞的搏斗来歌颂他们的智慧与勇敢的。题材和主题应该说比较平常。但由于作者把这事件放在一个很有意义的历史背景前面来描写,情况就起了变化。这背景有两种色调。一种,是旧时代留下的阴影:一句古老的歌谣:“芦菴滩,十过九翻”;两座雕敝的庙宇,人们曾把自己的性命和幸福托付给它们;一块堂皇的庙碑,上面却刻着一笔血泪史:“一岁中几无完舟”。就此三笔,影片写出了多少辈运木工人悲惨无告的命运。另一种,是新时代投来的彩光:闽江上出现了一道长虹般的电站大坝,河水改道,木筏必须从一条穿山而过、长可一里的隧洞中通过。看起来这似乎给工人们设下了一道额外的难关。然而同是闽江上的运木工人,今天却从容不迫地战胜了所有这一切,在下游宽广的江面上汇集了数不清的木筏,构成了一种社会主义劳动的壮观。新旧两个时代、新旧两种工人的命运,在这里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分明。尽管作者那么清楚地表现了时代给他们在才智上和生活上所造成的巨大变化,但对于发生这个变化的原因则只字未提。这正是作者有见识的地方。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古人说,诗有一篇命意,有句中命意,拍新闻纪录片与此相仿,以《在激流中》论,两者都好。能为纪录片镜头创造出足以表现主题的美好意境,主要是摄影师的功绩。当然不能认为《在激流中》摄影上已无懈可指。例如:水的颜色就没有掌握得很好,有些时候,它给你浑浊之感,其实却是又清又绿的;总的说来,镜头状情写景准确而鲜明。这在木筏飞闯险滩、巧避礁石、暗穿隧洞等关键时刻表现得尤其明显。摄影师告诉我:很多镜头是他在过滩时请人抱住腰身,从起伏狂奔的木筏上拍下来的;那时候,取景框里忽然是水,忽然是山,忽然是云天、是树木……,构图当然很难掌握;往往是拍完了才知道摄影机和自己的衣服都已淋湿。既然作者和运木工人生活在一起,造境的真实生动自不待说。这就是许多“难状之景如在目前”的由来。
《在激流中》有命意准确、表现力强烈的镜头,再加上好的结构和巧妙的表现手法就更激动人心。有人说它以平铺直叙、但又不令人乏味见长。其实,它直叙而不平铺。这部影片节奏上的张弛多变是值得称道的。作者依据闽江流送木材那引人关心的多变化的历程来组织各个镜头,入情入理,有起有伏,文章天成。
善于含蓄是这部影片在表现上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据说在它的编辑过程中,发生过一次小小的争执。片中工人在途中宿夜造饭时,打过一次鱼。画面只表现了他们带着网鱼兜、驾着轻木筏,驶向水草丛生的水面,惊得野鸭子扑翅乱飞,看不到鱼。有人说这不清楚,应该把鱼打上来。我认为作者不接受这个意见是正确的。既然观众知道工人过的是水上生活,又看见上面这番情景,怎么能相信他们会空手而回呢?片中这种含蓄的手法不止一见。这和那一些一览无余的影片相比,《在激流中》显然是更耐看和更可回味了。〔激流里的闽江运木工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